第397章 热闹的将门

世家如何王清晨并不明晰,可今日的将门,却是实实在在地热闹非凡。

大朔王朝施行军政分离之制,九边之地的军政长官若搭配失当,对边镇安危影响巨大。

这其中,自然也少不了利益纠葛的因素。

王清晨不明白,世家为何会集体放弃边镇。

是畏惧陛下的雷霆手段,担心屠刀落下?还是真的被开市带来的丰厚红利所诱惑?

这些,都不是他一个小小的考功郎中能够左右的。

然而,找上门来向王清晨兴师问罪的将门之人却不在少数。

这些家族,或多或少都与九边有着千丝万缕的利益关联。

奇怪的是,京中两大将门景国公府和魏国公府却始终按兵不动,这让整个局势愈发耐人寻味。

这些将门之人,也只能在侯府门前与王清晨理论几句,再多的举动,他们也不敢。

而王清晨端坐于此,一来是顾念与将门往日的情分,二来凭借自己的文名,多少能让这些性情粗鲁的汉子有所克制。

毕竟,若他们口无遮拦,一旦惹得陛下动怒,后果绝非他们所能承受。

好在王清晨的文名足够响亮,即便有不长眼的将门之人出言不逊,他也只是坦然受之。

他不过是挨几句骂,可这些人背后的军将就没这么轻松了,陛下的怒火,足以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

因此,王清晨倒也不觉得气闷。

王清晨的奏疏在朝堂掀起轩然大波,可直到八月底,仍未得到陛下的批复。

中书省虽已同意,却被陛下留中不发,想来是要留到大朝会上再做讨论。

如今皇太孙监国,陛下鲜少露面,想到这些,王清晨心中不禁涌起阵阵忧虑。

为何诸多英明君主,到了晚年总会做出一些令人费解的举动?他实在难以理解。

陛下追求长生之道,这话题太过沉重。

历史的教训历历在目,无数次警示着王清晨,这往往是国家走向衰败的开端。

可他哪里知道,这一切的变故,竟与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曾经的景佑帝,堪称一代明君,既未大兴土木劳民伤财,也无淫奢废政之举。

平日里,他勤勉于政务,对待臣子亲和友善。

然而,一切的转变,都始于他观看掌心雷的那一刻。

“此世间竟真有仙人手段?”这便是景佑帝追求长生的根源。

柴胡一进入京师,便被太医署带走。

毕竟,若要探寻王清晨那些神奇手段的出处,柴胡无疑是关键人物。

而且,王清晨公布掌心雷配方时,声称是从自家师父炼药过程中获取的经验。

这般种种,让景佑帝差点将柴胡当作仙长供奉起来。

世事无常,因果循环,实在难以捉摸。

……

九月初一,大朝会如期而至。

王清晨官职低微,只能屈居末席。

铜钟悠扬地撞响第九声,景佑帝缓步走来,官员们齐刷刷行礼,大朝会正式拉开帷幕。

王清晨离得太远,看不清景佑帝的面色,只能从其身形、步伐判断,暂时看不出什么异样。

朝会之上,官员站位也有讲究,左首位是皇太孙梁朝的位置,右首位则是右相杜秀臣。

而王清晨,几乎快要站到殿外了。

“有何事奏?”福公公虽已三年未见,苍老了许多,可那嗓子依旧清亮有力。

“启禀陛下,吏部就明年考课之事已呈上奏疏,还请陛下定夺!”杜秀臣率先出列,紫袍玉带在晨光的照耀下泛着冷硬的寒光,那气势,仿佛要将整个朝堂都震慑住。

这一句话,让原本闭目养神的吏部尚书赵琦忍不住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