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晨以及高辅被召到了大明宫的偏殿,来的竟不止王清晨这些人,还有左相杜秀臣,兵部尚书阎冬,以及其他几位重臣。
看几人表情王清晨心中便咯噔一声,这次的事情肯定不小。
殿内气氛凝重,梁朝端坐于御案之后,面色沉肃,目光扫过下方众臣,最终落在高辅与王清晨身上。
“今日召诸位爱卿前来,是为北疆之事。”梁朝的声音打破了沉寂。
“国库今岁丰盈,远超往年。朕思虑再三,北戎之患,如鲠在喉,虽癣疥之患,然不足以报血仇,不除不足以威九边。
先帝骑兵征伐伤其元气,皇爷爷二度征伐断其四肢,今朕有意三征北戎,毕其功于一役,永绝后患!”
梁朝的话语掷地有声,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
殿内一时寂静,几位重臣神色各异。
杜秀臣眉头微蹙,王冕则低眉思索,兵部尚书阎冬眼中闪过一丝兴奋,随即又化为谨慎。
众人面面相觑不知如何开口。
战争一旦开始那就是花钱如流水,也不知国库顶不顶得住。
几人目光看向高辅,王清晨分明看到了他们眼神中的希冀。
那是希望高辅出言劝阻陛下。
想想也知道,战争对文臣并不友好,这是武将提升地位,改善处境的机会,对于文臣的收益绝对是微乎其微。
“高尚书,国库如今盈余多少?可够解决北戎之患?”梁朝问道,即便是他这个皇帝也不知道如今国库有多少银子。
高辅无奈出列躬身,声音沉稳:“回陛下,去岁至今,官兑铺盈余、各色税赋加之盐铁专卖,国库现存银……约一千四百七十万两。然此乃岁入,需维持朝廷运转、百官俸禄、各地水利工程及边防日常用度。若全力支撑一场大战,需精打细算。”
小主,
这个数字让殿内响起一阵轻微的抽气声,要知道这还只是上半年的收入。
即便是王清晨,也知道这已经超过一年国库收入的总和,官兑铺带来的财富积累远超预期。
梁朝眼中精光一闪,显然对这个数字极为满意,但他并未失去冷静。
“朕并非要倾尽国库。高爱卿,依你之见,若以三百万两为限,可能支撑一场针对北戎残部的决战?”
高辅心中快速盘算,与王清晨交换了一个眼神。
王清晨微微点头,示意这个预算在可控范围内。
高辅这才答道:“若战事能控制在半年之内,三百万两银,精打细算,应可支撑。若战事不……”
“好!”梁朝抚掌,并未让高辅将后半句说完。
“朕要的便是速战速决!阎尚书。”
兵部尚书阎冬立刻出列:“臣在!”
“北境军现有兵力,加上玄甲军,若再辅以神机营,可能形成绝对优势,一举荡平北戎王庭?”梁朝问道,目光灼灼。
“陛下,北戎残部虽势弱,然其盘踞草原深处,地形复杂,来去如风。
白老将军虽用兵如神,玄甲军亦为精锐,然欲毕其功于一役,需天时、地利、人和俱全。
臣以为,可命北境军为主力,神机营抽调五千精锐骑兵协同,再令西线诸卫所策应,形成合围之势。方可一举歼灭之”阎冬此言也表明了态度。
能当兵部尚书的就没有一个怯战的。
他话未说尽,但殿内众人都明白其意。
而还有一个隐患他没说,诸臣全做不知。
他们也在猜测,梁朝突然出兵,未免没有解决后顾之忧,专心应对新势力的意图。
“王爱卿以为如何?”梁朝突然看向王清晨。
王清晨出列,谨慎答道:“陛下圣明。北戎不除,终是心腹之患。如今国库充盈,兵强马壮,正是永绝后患之良机。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如高尚书所言。用兵贵在天时地利人和,夏秋并非用兵之良机,此时北戎骑兵膘肥体壮,极难应付,而且筹措物资运往北境,也需得数月时间,臣以为最好将攻势放在冬季最好。”
“此事还望陛下慎重!”看阎冬有些上头,王清晨不得不提醒道。
这可和梁朝急切的心思有些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