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子得意的捡起一块青石板,却被闫川泼了一盆冷水。
“别高兴太早,这只能证明这附近确实有古代人工遗迹,不一定就是墓道入口。”
我们继续往前走,河道在一个特别巨大的山岩前变得狭窄。
我注意到,靠近山岩根部的河床土壤格外潮湿,甚至有些泥泞,与周围干燥的环境形成对比。
扒开茂密的藤蔓和杂草,一个黑黢黢的缝隙露了出来,一股带着土腥味的凉风从里面吹出。
“有风,是活的!”
我用手电往里照了照,缝隙很深,向下倾斜,看不到底,但隐约能听到细微的流水声。
这很可能是一条地下暗河的入口,或者至少是与之联通的缝隙。
“咱们从这进去看看。”
我说着,就开始测量缝隙的宽度,但想法是好的,实际操作起来却困难重重。
缝隙太窄,背包根本进不去,我们只能把大部分装备卸下来用绳子捆好放在洞口隐蔽处,只带着必备的工具和少量饮水食物。
里面漆黑一片,手电光只能照亮前方一小片区域,脚下是湿滑黏腻的淤泥和尖锐的碎石,爬行起来十分吃力,速度慢的像蜗牛。
空气虽然流通,但带着一股浓郁的霉味和说不出的腥气,让人胸口发闷。
艰难的向深处爬行了大概一个多小时,前方终于传来明显的水流声,空间也稍微开阔了些,可以弯腰行走了。
一条地下暗河出现在我们面前,河水黝黑,不知深浅,沿着一条更宽阔的溶洞向前流淌。
沿着暗河边缘走了又不知多久,前方出现了微光,还隐约传来人声。
这什么情况,前面怎么有人?难道我的想法也被其他人想到了?他们是从哪里下来的?
来不及多想,我们立刻熄了手电,屏住呼吸,借着岩壁的阴影悄悄靠近。
溶洞在这里变得特别宽阔,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地下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