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六章 野外区域基础设施

靠着这些功能丰富的站点,加上无人机设备低仇恨的特点,也不知道为什么异常生命体对于人类有着异样的仇恨,同时也对具有攻击力的无人装备存在仇恨。具体行为路径上的研究还在继续,目前学界上对此没有一个能够服众的论断。

站点间的相互配合不但能实现对基础设施的运营维护,靠着从工业城市中的工厂下订单来获得相应配件(当然这一过程中受到政府的严格监管,防止有人利用可能存在的漏洞让系统下达过量订单)实现自身的连续运转。

即便是地图扩展之后导致基础设施断开(如电力传输设施),也可以远程指挥建设站点下发各种许可,配套提供相应建设材料实现扩建维持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

这里面存在一个问题,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为了服务人的,价值体现是通过人来实现的,一个区域内没有人的存在那么这些基础设施的价值就会大幅下降。

在一座无人废弃的空城里继续维持5G网络全覆盖,自来水供应,电力供应有什么意义吗。

现在的情况就是在末日后,华国内的城市化水平极高程度地提高,原先的农村地区,自然风景区乃至一些小城市都已经处于无人状态,这里盘踞的都是虫子之类的异常生命体,或许有一些人来这里执行任务、狩猎异常生命体以及其他任务。

整体数量上很少,维持基础设施的全面运转没有意义。

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损耗,减少运维成本,这种野外区域的基础设施处于关停状态,比如自来水供应,网络供应,电力供应等。

只在一块区域中的某些基础还提供相应服务,方便在野外地区中行走的人能够从获得有限电力供应,带动额定功率以下设备运转或者充能。

这些地点能够从政府网站上提交申请后获得,申请需要有凭证,有的申请能够通过,有的申请则无法通过。

当然也有一些区域免费供应,为这是为了人道主义救援,能够在政府网站上无审核下载,在这里甚至能够恢复4G网络,也有电话线直连便于拨打求救电话。

需要进行申请的则会给到更多的地点,并附带一串有时间限制的复杂密码,在密码有效期内连接上供应点的终端,便能够供应足量的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