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 “御笔亲封荷仙” 的卷轴,上面的印章是他花五文钱找刻章的随便刻的;
甚至还有几张 “名人题跋”,字歪歪扭扭的,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假的,但他拿着这些东西,在人前晃来晃去,硬是把自己包装成了 “江南诗书画三绝” 的大家。
更绝的是,他还靠批评别人出名。
只要哪个画匠的生意比他好,他就跑到人家摊前,指着人家的画挑三拣四:“你这荷花,花瓣画得跟烂菜叶似的,也敢拿出来卖?”“你这题诗,平仄都不对,还好意思叫文人画?” 被他骂的画匠,要么脾气好,不理他;
要么脾气差,跟他吵起来,结果吵得越凶,看热闹的人越多,赵阿狗的名气反而越大。
久而久之,赵阿狗的画还真供不应求了。每天天不亮,就有人在他画坊门口排队,等着买他的荷花图。
他也越发得意,每天只画三幅,多一幅都不画,还说:“我这画,是艺术品,不能量产,得让懂的人珍惜!”
二、收徒 “传艺”
画卖得好,赵阿狗一个人忙不过来,就想收两个徒弟。消息一放出去,还真有不少人来报名。
赵阿狗挑来挑去,最后选了两个年轻人,一个叫周老实,长得浓眉大眼,看着憨厚;一个叫吴精明,尖嘴猴腮,透着股机灵劲儿。
拜师那天,赵阿狗坐在太师椅上,喝着上好的龙井,三角眼扫过两个徒弟:“你们俩既然拜我为师,就得守我的规矩。
第一,每天天不亮就得起来,给我跳水研墨;
第二,我让你们做什么就做什么,不能问为什么;
第三,我教你们什么,你们就学什么,不许偷学!记住了吗?”
周老实和吴精明赶紧点头:“记住了,师父!”
接下来的三年,两个徒弟就过上了 “跳水研墨” 的日子。
每天天还没亮,周老实就挑着两个水桶,去城外的河边挑水,一趟又一趟,肩膀都磨出了茧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吴精明则在画坊里研墨,一研就是大半天,胳膊酸得抬都抬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