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勤王诏书

他说着,脸上浮现出一丝不屑的冷笑,随手将诏书狠狠甩在桌上,那诏书在桌上滑出一段距离,才缓缓停下。

李善长站在一旁,微微皱了皱眉,上前一步,拱手说道:“吴王,话虽如此,可小明王毕竟曾是天下义军共主,在不少义士心中仍有威望。如今他发来勤王诏书,若是咱们不应,恐遭人非议啊。”

朱元璋眉头一挑,看向李善长,语气略带不满:“李卿,你怎也这般糊涂!刘福通假借小明王之名,分明是想把咱拖进这滩浑水,他以为咱看不出来?”

刘伯温轻抚胡须,微微摇头,向前走两步,不紧不慢地说道:“殿下息怒,李大人所言也有道理。只是此刻出兵救援,实在是凶险万分呐。王保保善战,汴梁又被围困已久,城中虚实难测。我军若贸然北上,粮草补给艰难,且张士诚余部未除,后方不稳。一旦陷入持久战,后果不堪设想。”

朱元璋在书房内来回踱步,脚步急促,每一步都踏得重重的,仿佛要踏破这地面。他时而皱眉,时而摇头,内心正激烈地挣扎着。

出兵救援,可能赢得红巾军赞誉,却也可能让多年心血毁于一旦;若不救,背上不仁不义之名,日后招揽人才、凝聚人心都将难上加难。

李善长站在一旁,微微眯起眼睛,捋了捋胡须,上前一步,恭敬又不失沉稳地说道:“主公,依臣之见,救是肯定要救的。”

他顿了顿,眼神中闪过一丝精明,“但要掌握好时机,等到鞑子和刘福通打得两败俱伤之际,咱们再出兵。如此一来,既能保存我军实力,又可顺势坐收渔翁之利 。至于小明王能否在鞑子手里活下来,就看他的命好不好了。”

李善长说罢,微微低下头,观察着朱元璋的神色变化。

朱元璋微微点头,沉思片刻后说道:“就依李卿所言。先派一支精锐佯装救援,同时密切关注汴梁战局,整顿好兵马,随时听令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