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以退为进

朱元璋的狼毫"当啷"落在砚台上,墨汁溅在御案边缘,像极了当年洪都城头的鲜血。

他望着眼前这个从小跟着自己东征西讨的侄子,想起朱文正父亲——自己亲哥哥的音容。

鄱阳湖决战时,这孩子带着两万残兵硬抗陈友谅六十万大军,城破前三日,他送来的战报上只有八个血字:"城在人在,城亡人亡。"

"现在天下已定,"朱文正的声音忽然哽咽,"臣不想做那个站在城墙上的人了。"

他从袖中取出半幅残破的帅旗,边缘还留着焦黑的火痕,正是当年洪都城头被流矢射落的那面,"满朝皆言臣跋扈专横,可臣知道,有些罪,是替陛下担的。"

殿外突然传来鹤唳。不知何处飞来的丹顶鹤掠过殿角,红喙在月光下如同一滴血。

六部官员们垂得更低了,连素来刚直的刑部尚书都不敢抬头。

"你是咱的亲侄,"朱元璋终于开口,声音比殿角的铜漏更冷,"辅政王的印绶,不是说解就解的。"

朱元璋挥了挥手,殿侧转出个捧着玉匣的太监,"即日起,英王不必入值大内,赐良田千顷、黄金百镒,在城外终南山建别院静养。"

他顿了顿,冕旒下的目光扫过朱文正手中的残破帅旗,"你若是累,咱可以给你一年时间休养,但一年后,必须滚回来辅政。"

朱文正知道这是帝王最后的妥协。他叩首谢恩时,听见自己的蟒袍在砖面上发出细碎的撕裂声。

退朝的钟鼓响起时,满朝文武鱼贯而出,却无一人敢靠近他半步。

朱元璋狼毫落下的字迹力透纸背:"英王旧伤未愈,着太医院每日问诊。"

李善长心惊胆战,英王啊英王,好一招以退为进,我不如你!

李善长刚要跨出殿门,便听见朱元璋漫不经心的声音:"善长啊,你今年七十了吧?"

老丞相浑身一震,象牙笏板险些脱手,转身时额头已渗出薄汗:"陛下,臣今年刚刚六十。"

帝王把玩着案头的翡翠扳指,九旒冕冠下的目光似笑非笑:"那是咱记错了?"李善长僵在原地,喉结艰难地滚动。

殿外的风卷着雨丝扑进来,吹得他背后发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