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昨夜可睡得安稳?"吕氏盈盈拜倒,眉眼弯弯,发间茉莉香与茶盏热气缠绕,"这是御膳房新得的杭白菊,最是清肝火。"
说着快步上前,接过侍女手中的靠枕,嘴角噙着温柔的笑意,亲自为常氏调整坐姿。
常氏隆起的腹部被软垫妥帖承托后,她又从袖中取出一方绣着并蒂莲的锦帕,眨了眨眼睛:"这个垫着后腰,姐姐会舒服些。"
滋补之物更是流水般送入东宫。吕氏每日盯着太医院调配药材,发现人参年份不足时,杏眼圆睁,柳眉倒竖,叉着腰嗔怪道:"这般药材,如何能入得了姐姐口中?"
非得换上三十年老参才肯作罢。
挑选燕窝时,她仔仔细细剔除每根杂毛,嘴里还念叨着:"一根都不能留,免得硌了姐姐的牙。"
某次得知常氏想吃江南的莼菜羹,她眼睛一亮,立刻拍手吩咐:"快马加鞭从苏州采办,要最新鲜的!"
"妹妹实在太费心。"常氏看着案头琳琅满目的补品,眼眶泛红,声音哽咽。
吕氏却握住她的手贴在自己颊边,眼角也泛起泪光:"姐姐腹中可是天潢贵胄,便是将天上的星辰摘下来入药,妹妹也该去寻的。"
说罢亲自舀起一勺莲子羹,轻轻吹着气,时不时用嘴唇试温,确认无误后才递到常氏唇边,眼神专注得像守护珍宝。
朱标看在眼里,心中满是熨帖。
他每日被政务与父病折磨得形容憔悴,唯有见吕氏穿梭于乾清宫与东宫之间的身影,才觉心头稍暖。
那日见她跪坐在地为朱元璋按摩双腿,青丝散落肩头,却浑然不觉,朱标眼眶微热,声音发颤:"有你在,真是我和太子妃的福气。"
"殿下折煞臣妾了。"吕氏慌忙起身福礼,双颊绯红,裙裾扫过青砖发出细微声响,"能替殿下分忧,能护姐姐周全,便是臣妾天大的造化。"
她转身又去整理药碗,背影微微晃动,纤细的肩膀却似扛着千钧重担。
每当夜深人静离开乾清宫,吕氏总要绕道去朱允炆的院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