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贾敏之死四

众人皆觉此计妥当,当即决定次日启程前往苏州。一路果然平安无虞,元和县的林宅庭院深深,足以容纳众人居住。卸下行囊的那一刻,连日奔波的疲惫终于消散,大家只需静心等待圣旨下达,看那些作恶多端之人如何伏法。

夜深人静时,林淡与沈景明躺在柔软的床铺上,终于能安稳歇息。想起被留在青州府审理案犯的萧承煊,两人竟都觉得理所当然——此前淄博知县胡用舟神色有异,林淡特意留萧承煊详查——做做样子,自己则与沈景明扮作护卫悄然离开,一路南下探查。如今证据在手,只需静待佳音,谁还会在意那位独自忙碌的执金卫千户呢?毕竟能有安稳觉睡,谁愿再风餐露宿于荒野破庙之中。

当然了,此刻操劳的肯定不止萧承煊一个,他大哥萧承炯,也应该正与扬州众多官员和江淮的几大盐商周旋呢,毕竟贾敏扣了那么多人在府中,这各家的老爷、少爷的不可能什么办法都不想。

林淡所猜极对,扬州巡盐御史府外,已是人声鼎沸。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自三日前贾敏以“林如海被刺”为由,将前来赏花的扬州大小官员家眷、江淮盐商妻女尽数扣留府中后,这朱漆大门外就没断过焦灼的身影。盐运司同知孙启元已是第三次勒马驻足,望着紧闭的门扉急得胡须乱颤:“萧世子!犬子只是来陪老夫人赏菊,怎就成了刺杀嫌犯?还请通融让老夫见他一面!”

巡盐御史府门外,负手而立的萧承炯一身锦蓝世子蟒袍,腰间玉带衬得身姿挺拔。他目光扫过阶下乌泱泱的人群,声音不高却带着天然的威压:“孙大人稍安。巡盐御史在府中被刺毕竟不是小事,如今此刻虽被拿下,却咬出与府中客人有牵扯。如今林大人生死未卜,本世子按律扣留嫌犯关联人等彻查,可谓是合情合理。”

“合情合理?”江淮首富汪家的管事尖着嗓子喊道,“我家公子昨天还在跟账房对账,怎么就成了关联人?巡盐御史府是审案的公堂吗?凭什么私扣良民!”

话音未落,就被萧承炯冷冷瞥了一眼:“这是谁家的狗奴才,都敢犬吠到本世子面前来了?御史府虽非公堂,林大人却奉旨查盐务大案,府中遇刺牵涉公务,便是刑部也需敬三分。你家公子是否良民,待查清与刺客的往来书信再论不迟。”他抬手示意身后护卫,“将此人拖下去,扰攘御史府门禁,杖四十以儆效尤。再告诉他背后的主家,再派这么愚蠢的过来,什么结果本世子就不保证了。”

护卫应声上前,那管事顿时面如土灰,被拖走时的哀嚎声让阶下众人齐齐噤声。

这时扬州知府颤巍巍上前:“世子,下官嫡孙女今年才十二,不过是跟着祖母来凑个热闹,实在经不起惊吓……”

“知府大人放心。”萧承炯语气稍缓,却寸步不让,“府中食宿如常,只是暂禁出入。前日汪家小公子想翻墙出逃,若非护卫拦下,此刻怕是已被刺客余党灭口。留他们在府中,反倒是最安全的。”

这话如同一盆冷水,浇灭了不少人想硬闯的心思。众人这才想起,三天前确实有黑影从府中翻墙而出,落地时便被乱箭射穿了一只手臂,那血淋淋的场面至今让人胆寒。

正僵持间,盐商之首秦老太爷拄着拐杖被人搀扶而来,这位曾经的盐商老会长,将位子传给汪守业后,早已经不怎么管事了,没想到此次他竟然亲自出山了。他对着萧承炯拱手道:“老夫知晓萧世子是奉旨行事,但老朽的嫡孙自幼体弱,府中汤药断了三日,再拖下去怕是要出人命。能否容老朽派医女送药进去?”

萧承炯略一沉吟,颔首道:“可。但药需经护卫查验,医女进府后亦需暂留,待查清无关方可离开。”

秦老太爷咬了咬牙,终究是应了。这已是三日来萧承炯松的最大一步。

其实萧承炯想过不答应,毕竟在他看来,扣在巡盐御史府中的,一多半都没命活着了,即是皇伯伯格外开恩,也是流放边陲之地,这些养尊处优惯了的公子哥,有没有命走到还未可知呢。

府内暖阁中,贾敏正听着侍女回报外头情形,手中拨弄佛珠的动作未停:“萧世子处置得很好。告诉后厨,给扣留的诸位备好晚膳,尤其那些年纪小的,炖些冰糖雪梨润喉。”

“夫人仁善。”侍女轻声应道,又道,“方才听闻秦家送药进来时,护卫搜出药箱夹层里的字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