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他用网兜捞了一条草鱼出来。鱼尾在空气中剧烈拍动,水珠落在摊布上。
“我们这儿人做鱼,最简单。”大爷继续说,“不放太多东西,盐、姜、葱够了,水一滚,味儿就出来了。”
我问他做鱼是不是专门的技艺,他摆摆手:
“好东西不需要花里胡哨。”
这句话在早市里听起来,格外顺耳。
——
我边走边看,耳朵里全是生活的声音:
塑料袋被打开的声音
切菜刀敲砧板的声音
小贩吆喝的声音
小孩哭着要糖葫芦的声音
每一个声音都不急不躁,像是日子在自己轨道上慢慢推进。
一位七十岁左右的老人推着手推车卖酸菜。他看到我停步,主动说:
“吃饭要吃热的,日子要拌点酸的,人才精神。”
我笑着点头,买了一小包酸菜。他收钱的时候手微微有点颤,却不影响动作的利落。
——
出了早市,太阳刚好升起来,街上的店也陆续开门。
我沿着梅河走,河道两侧铺了步道,树还没完全落叶。老人们在河边打太极,年轻人在跑步,小孩骑着滑板车冲来冲去。
没有喧嚣,有的是一种自然的生活秩序。
我想起昨晚旅馆老板说的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