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吃饭时,魏鹏在食堂找到我,把手机递给我看:“看到了吧,副总已经和财务那边打过招呼,让他们配合你出预预算。”他低声道,“这次是机会,但也是考验。”
我点点头:“我知道。”
“别怕得罪人,流程和节奏才是第一位。”魏鹏拍了拍我的肩膀。
下午两点半,跨部门小组临时在会议室开了第一次沟通会,由我来组织。会议室里坐着市场部、运营部、财务和法务的各个对接人,他们彼此间或许面熟,但对我来说,今天是第一次以“负责人”的身份面对他们。
我投影出流程图,站在前面:“今天的会议是对‘新线项目预研’框架进行初步讨论,目的不是争论,而是统一认知。”
有人开口质疑时间安排紧张,财务说预算可能无法及时出具,法务说部分合规节点流程会拖慢节奏。我都没有打断他们,只是拿出笔记本,记录下每个人的问题和反馈,等他们说完后我才抬头:“这些问题我都记下来了,会逐一和各位对接,排优先级,今天不做决定,只做记录。”
魏鹏坐在最后一排,微微点头。
会议结束后,我拿着满满两页的记录回到工位,依次梳理出可立即解决的流程、需要协调的部分和高风险环节,快速写成备注插入原有流程图中,更新完成后立刻发给副总邮箱,同时在项目群里同步更新。
下午五点半,副总打电话来:“收到,晚上七点半,来办公室一趟,我们一起看看哪些环节可以先落地。”
挂了电话,我去楼下买了一个三明治和咖啡当晚餐,站在窗边吃着,看着外面天色从灰蓝变成深蓝,路灯一盏盏亮起,地面反射着湿漉漉的光,安静又冷清。
七点二十我准时敲响副总办公室的门,他示意我坐下,把打印出来的流程图推到我面前:“看这里。”
他指着一个节点:“为什么这里写‘待法务确认’?时间预估里写的是三天,能不能压缩到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