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观的百姓议论纷纷,“这位张大人一向刚正不阿,连阳平亲王的面子都不买账。"
有人附和,“没错,上次我亲戚的儿子被冤枉入狱,全靠张大人主持公道,不仅洗清了他的冤屈,还惩罚了陷害之人。"
另一人却担忧,“话虽如此,但阳平亲王终究是亲王啊。"
旁边一人反驳,“你胡说什么,阳平亲王爱民如子,之前判案时,不管对方身份多高贵,只要犯法,亲王都秉公处理。
听说前几年闹瘟疫,亲王捐出四百万两银子赈灾,至今山东、河南等地的百姓还供奉着他的长生牌位呢。"
又有人补充,“再往前几年,要是没有亲王及时控制天花疫情,不知道会有多少人丧命。
神京城能安然无恙,全靠亲王之力。"
还有人激动地说,“亲王不仅是贤德之人,更是英勇无比,多次抵御外敌入侵,立下赫赫战功,堪称国之栋梁!”
顺天府府尹听见门外民众议论,虽对贾环颇为赞赏,但并未因此偏袒。
他果断击响惊堂木,吩咐手下前往荣国府取回贾赦强夺的扇子。
两名衙役迅速行动。
不久,扇子被送至公堂,府尹审视托盘中的物品后说道:“贾赦,证据确凿,无需狡辩!”
贾赦听罢判决,虽未直接致人死亡,但仍难辞其咎。
按律判以流放之刑,两名差役随即带走了行动不便的贾赦。
民众议论纷纷,“我就说阳平王爷不会干预此事。"有人附和,“贾赦仗势欺人,遭此报应实属应当。"众人散去时,路人丙向远处的李大示意后离开。
荣国府内,贾母、贾政和贾环在荣庆堂等待消息。
鸳鸯通报称贾赦被判流放千里。
贾环自信一笑,贾政则叹息兄长行为不当。
贾母得知结果松了一口气,嘱咐贾政妥善处理此事,避免贾赦受过多折磨。
贾环却认为适当的惩罚有助于其吸取教训。
东院中,刑夫人得知贾赦流放的消息十分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