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宫廷讲学

隋烽 漠北小小生 1159 字 4个月前

连萧邢身边的一个七品地州小官都跟着参了一本,只不过站得太远,估计隋文帝也没听清。

关键时刻,文官队伍的前面闪出一人,声音洪亮:“臣御史台侍御史裴肃请奏!”

他这一嗓子功力十足,瞬间便将殿内的嘈杂声压了下去。

“准!”

“臣以为宫廷讲学既能广纳贤才,又可彰朝廷重教之风,大善!!”

满殿哗然。

隋文帝还以为自己听错了,身体微微前倾惊诧道:“爱卿以为可行?”

要知道裴肃出身河东裴氏,虽不属于五望七姓这种顶级门阀,但也是世家的一份子,他此时第一个站出来举双手赞成,隋文帝自然是大喜过望。

“臣以为可行!”

萧邢身边的七品小官想来也是某个世家子弟,听到裴肃的发言,气得脸色通红,忍不住低声咒骂,诸如“媚上”、“鹰犬”、“摇尾乞怜”之类的词层出不穷。

风纪官鞭子都快甩烂了,殿内仍是嗡声不断。

隋文帝这回可算是听清了,正准备夸奖几句,谁料裴肃再度开口:“臣建议从国子学、科考官员中各挑两人,坐而论道,也算是一桩美谈。”

朝堂霎时死寂。

这下轮到隋文帝不淡定了,笑容僵在脸上,将裴肃推出去砍了的心都有了。

国子学是朝廷的最高学府,里面除了刚刚送来的二十名突厥贵族子弟,余下的学子、博士都是世家子弟中的佼佼者。

裴肃这提议看似公平,实则包藏祸心。

分科取士从开皇七年实行,以州为单位,每年推举三人,这十来年间通过科考致仕的官员极少,考上之人也如杜正玄一般,多在地州任职。

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看似简单,其实不然。

首先,得有统一的文字。

其次,要有主流的社会认同体系,也就是说考的内容要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