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家事国事天下事

隋烽 漠北小小生 1150 字 4个月前

“臣斗胆进谏,还望陛下三思而行。”

正当萧邢捧着奏疏不知所措时,纳言苏威突然起身开口。

“晋王文成武就,率军平陈时军纪严明,对江南百姓秋毫无犯,二赴江南平乱时更是以仁政治民,江南官员、百姓感受其恩,也属人之常情。

至于岭南之民,偏居一隅,未开教化,少泽圣恩,只知有王不知有君,臣以为派人宣扬王道也不足为虑……”

萧邢适才还在纳闷,苏威和高熲作为朝中太子的坚定支持者,为何突然转了性子替晋王求情?

萧邢细思之下突然瞳孔骤缩,越听越心惊。

苏威不愧是与高熲齐名的老狐狸,他这话最毒辣处——每个字都是事实,每句话都在往火堆里添柴。

看似是在为晋王开脱、求情,实则是给隋文帝递刀子!

不讨论秦王奏疏上事实真假,反而开始捧杀起杨广的旷世奇功,等于变相坐实了杨广投毒之事,同时也暗示杨广的不臣之心。

萧邢再沉稳的性子,此时也是心乱如麻,自己竟已把身家性命押在杨广身上。

秦王中的岭南乌香之毒,稀罕药引来自晋王封地,主药乌香来自岭南,偏偏这两个地方都与杨广有着莫大的关系。

杨广发现秦王要上疏奏告自己,然后派人毒杀于他,杀人灭口。

时间、地点、作凶手法、作案工具、作案动机完美无缺。

杨素、杨约面无表情,犹如两座泥像,看不出喜怒,丝毫没有要起身的意思。

明哲保身——两人的意图几乎写在了脸上,支持杨广不假,若有胜算,他们肯定愿意锦上添花,混个从龙之功。

但此时杨广的生死只在隋文帝一念之间,他们两人此时已经算得上是位极人臣,他们此种情形下又怎会拿整个身家去登杨广这艘破船?

眼看隋文帝的脸色愈来愈阴沉,萧邢暗道不好,抢在隋文帝开口之前撩袍跪下:

“臣乃常州人士,晋王仁德之事久在江南百姓口中传诵,师授徒,父教子常以晋王之事枚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