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冻土下的蜂鸣

淮南,工商银行数据中心地下三层,备用服务器阵列区。

这里的空气冰冷刺骨,巨大的服务器机柜如同沉默的黑色墓碑林。林建奇裹着厚实的防寒服,脸色在应急灯的冷光下显得有些发青。他站在一台被物理隔离出来的服务器前,屏幕上不再是流动的数据,而是被极度放大、如同显微镜下的诡异景象。

无数条极其微小的、呈现出幽蓝色半透明硅基结构的“数据蠕虫”残骸,被“冻结”在特定的数据扇区里。它们保持着死亡前最后一刻的形态:有的蜷缩成团,有的伸展着尖锐的信息素探针,有的正在试图分裂复制却被瞬间“冻毙”。这正是鲍玉佳当日用于抹除转账痕迹的“蜂后爪牙”,被小吴利用林建奇提供的“自毁指令节奏”特征,从海量日志中精准捕获并强行“冰封”的样本。

“林队,这些‘硅基毒蛇’被冻结前的最后活跃记录,捕捉到了!”小吴的声音带着熬夜的沙哑和兴奋,他指着另一块屏幕上急速滚动的十六进制代码,“看这里!它们在彻底抹除原始收款信息前,有一个极其短暂的数据缓存行为!就像毒蛇吞下猎物前会先注入毒液!这些缓存碎片里,残留着未被完全消化的、原始收款账户的特征字节!”

林建奇凑近屏幕,锐利的目光扫过那些破碎的字符流。大部分是乱码,但在特定的偏移位置,反复出现了几个残缺但眼熟的字段组合:“XCFU”、“WY_”、“NK_OIL”…

“‘XCFU’… 新城场站(XinCheng Field Unit)的缩写?”林建奇瞳孔微缩,“‘NK_OIL’… 油料(Oil)?魏超!新城场站油料股!收款方指向魏超!”

“没错!”小吴用力点头,“虽然账户主体信息被抹掉了,但这些残留的部门代码和业务指向,结合武京伟供述的赃款流向,魏超就是关键中转节点之一!鲍玉佳抹掉的,是直接指向魏超个人黑户的账号信息,但这些嵌入在业务流程里的‘指纹’,他的‘毒蛇’没能完全消化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林建奇的手下意识地握紧了口袋里的纯白结晶。结晶传来一阵微弱的、带着冰冷金属质感的共鸣,仿佛在印证这个发现。他立刻接通通讯:“郑检!淮南突破!原始抹除数据残留指向新城场站油料股魏超!他可能是资金链的关键中转池!申请立即对其个人及工作场所进行全方位搜查!重点:异常资金流水、加密通讯设备、以及…可能存在的特殊电子存储装置!” 他看了一眼屏幕上那些被冻结的幽蓝蠕虫,“鲍玉佳的‘毒蛇’需要宿主,‘蜂后’的碎片可能不止一块!”

河北,高碑店,某军区招待所临时审讯室。

这里没有看守所的压抑,但冰冷的气氛丝毫不减。魏超穿着没有军衔的油料股工作服,坐在椅子上,腰杆挺得笔直,试图维持军人的最后一丝体面。但他的眼神深处,是无法掩饰的焦虑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油料股特有的淡淡溶剂气味,似乎还残留在他身上。

郑雅萍坐在他对面,面前摊开的不是案卷,而是一台平板电脑。她没有立刻发问,只是用冷静到近乎冷酷的目光审视着魏超。这种沉默的压力,比任何咆哮都更让人窒息。

“魏超士官,”郑雅萍终于开口,声音平缓,却像冰锥,“你在新城场站油料股工作七年,负责油料储运设备的日常维护和部分冷库管理。技术精湛,表现稳定。为什么?”

魏超喉结滚动了一下:“郑检察官,我…我不明白您的意思。我一直恪尽职守…”

“恪尽职守?”郑雅萍打断他,指尖在平板上一划。屏幕亮起,显示的是一张复杂的资金流向图。核心是几个被标注为“已抹除”的幽灵账户,但几条虚线顽强地延伸出来,最终汇聚到一个标注着“新城场站油料股-设备维护外协资金池”的节点上。

“这个资金池,近半年有数笔来源不明、数额巨大的异常注入。而作为冷库设备的主要维护负责人,你有权限绕过部分审计流程,对这些资金进行‘技术性’调度。”郑雅萍的目光如同手术刀,“这些钱,最终流向了哪里?付书云?危暐(VCD)?还是…那个被冻死在你自己管理的冷库里的人?!”

“冻死”两个字如同重锤!魏超的身体猛地一晃,挺直的腰背瞬间垮塌了一分,脸色血色尽褪。

郑雅萍没有给他喘息的机会,指尖再划。屏幕上切换成一段模糊却令人毛骨悚然的监控录像片段:

时间戳:马文平失踪前夜。 地点:新城场站油料股地下冷库缓冲区。

画面中,马文平穿着单薄的作训服,脸色焦急,似乎在等人。 他手里紧紧攥着一个老式的U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