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药铺初探遇新人

可有提前约诊?

若没有,烦请先在这边取个号牌稍候。”

她态度恭谨,即便望舒没有立刻回话,只是若有所思地看着那年轻大夫,她也依旧微微低着头,耐心等候,训练有素。

望舒对年轻大夫的打量就这样被打断了。

她静默了片刻,方才收回目光,对那婆子道:“我找文嬷嬷。”

婆子闻言,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刚回了句:“原来是找文先生的啊……”

话音未落,内堂帘子一掀,一个作妇人打扮、衣着素净的女子快步走了出来,一见望舒,脸上立刻露出激动之色,声音都带着颤音:

“姑奶奶,您可算回来了!”

望舒定睛一看,认出来人,正是嫂子贾敏生前身边极为得用的大丫鬟,名唤听雨。

看如今这打扮,想必是已经配人成家了。

“听雨。”望舒唤出她的名字,也带上了几分故人相见的感慨。

“是奴婢。”听雨难掩激动,连忙上前,热情地将望舒主仆引向店内后方,“姑奶奶快请里面说话。”

穿过一道月亮门,沿着木质楼梯走上二楼,是一间布置得极为雅致的静室。

室内有书案、坐榻、书架,桌椅摆设皆显古朴,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书卷气和药香。书案上,整齐地摞着厚厚几叠纸页。

望舒随手拿起最上面一叠翻看,发现是记录详尽的脉案。

上面只标注了号码、性别、年龄、主要症状、诊断及用药,却并无患者姓名、具体住址,只在末尾简单注明“本地”或“外地”,显然是为了保护病患隐私。

听雨站在一旁,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最终却还是咽了回去,只道:“姑奶奶稍坐,奴婢去给您沏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抚剑适时接过话头:“听雨姐姐,这里的茶具物件我熟悉,还是我来吧。劳烦你现在去请文嬷嬷过来可好?”

听雨连忙应道:“好,好。我这就去。”她说着,又看向望舒。

望舒补充道:“不急,等文嬷嬷把手头的病人诊治完毕再过来便是,莫要耽搁了正事。”

“是,奴婢明白。”听雨这才躬身退了出去。

望舒继续翻阅着那些脉案,忽然,其中一份记录引起了她的注意。

那是一位标注有轻微传染症状的女患者,脉案上详细记录了其病情发展、隔离措施以及后续的调理方案,思路清晰,处置得当。

正细看间,门外传来熟悉的脚步声,文嬷嬷的声音随之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东家回来了?”

望舒抬头,只见文嬷嬷已走了进来。

几年不见,她精神矍铄,目光清明,较之在北地时,似乎更添了几分沉静与从容。

“嬷嬷!”望舒放下脉案,起身迎上前,紧紧握住文嬷嬷的手,心中百感交集,一时竟不知该如何表达这份感激与依赖。

“你可真是我的……”她顿了顿,竟有些词穷,文嬷嬷于她,亦师亦友,更是不可或缺的臂助,这份情谊,言语实在难以尽述。

文嬷嬷洞察她的心情,眼中亦有关切与激动,却只是温和地拍拍她的手背,递过话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