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文学 www.xwenxuem.com) 转眼到了春暖花开的时节,疫情渐渐消散,城市在沉寂数月后渐渐复苏。
街道上车流重现,公园里也有了人影,只是进出任何场所,都少不了扫描那个追踪行程的二维码,以及隔三岔五的核酸检测。
而且一旦“中奖”就会面临两三周的隔离。
生活仿佛回到了正轨,却又被套上了一层无形的网格。
趁着这股回暖的势头,余夏终于能回家了。
他此行的目的很明确:面对面地再和父亲余志超谈一次璧途的融资。
此前,他寻求的所有外部投资渠道均以失败而告终。
那些精明的投资人,没人愿意为一个十九岁陌生少年的“纸上蓝图”投入真金白银,疫情的蔓延更让所有人的钱袋捂得紧紧的。
这是余夏近十九年人生里,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钱”的掣肘。
第一次开口向父亲求援,吃了个硬邦邦的闭门羹。这第二次开口,他深知难度只会更大。
书房里,气氛凝重。
余志超听完儿子的陈述,缓缓放下茶杯,目光锐利:
“天天,不是爸不支持你。我仔细想过,你修的这条路,本质上就是个悖论。收费,就没人走;不收费,你就亏钱。
“就算侥幸走的人多了,你得不断投钱把路加宽,还得请更多人来管理。盈利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我不能拿钱去打水漂。”
余志超的质疑像一盆冷水,但余夏并未退缩。
他深吸一口气,眼神沉静地迎上父亲的目光,语气平稳却充满力量:
“爸,您说的‘收费没人走,不收费就亏钱’,是传统实体经济的逻辑。但璧途不是一条简单的路,它是一个生态系统。它的盈利不靠单一的门票,而是一个‘三级火箭’式的复合模型。”
他拿出随身携带的平板电脑,调出几张精心准备的图表,将屏幕转向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