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符室微尘

仙路搬砖 何萝蔓 1104 字 24天前

尚存部分灵力结构、品相略好的边角料与废弃符 → 则统一倒入“灵渣筐”,每晚由灵骡车运往“百药圃”沤肥。关键在于,运输路途会经过一段人迹罕至的竹林。

鹿笙的目标,锁定后者。

2. 精制“滤网”:

她将废人巷拾来的“腐木伞菌”晒干,碾成极细的粉末,又小心搜集符箓堂清扫出来的、几乎不含有效灵力的灵墨残渣底子。将菌粉与墨渣按特定比例混合后,她发现这混合物能微弱吸附空气中零散的灵息,却又因本身材质低劣、气息混杂,恰好不会触动符箓堂布设的、用于监控成品和重要材料的防护禁制。

3. 巧设“意外”:

第五日黄昏,时机成熟。她借着分拣整理之机,悄然将一摞尚未完全干透、内里灵力仍有些不稳的“废爆炎符”边角料,压在了灵渣筐的最底层。当灵骡车行至竹林那段狭窄弯道时,车身颠簸,筐内灵压微变,那摞符角“噗”地窜起青烟,瞬间引燃了周围干燥的碎纸。

押运弟子吓了一跳,唯恐引发山火,骂咧咧一脚将冒着烟的灵渣筐踹下路边浅崖,火星迅速被潮湿的泥土与落叶扑灭。“快!回去重装一筐!这晦气东西不要了!”弟子急声催促,显然不愿为这点废料多费工夫。

旧筐被弃,无人清点——鹿笙等待的,正是这个无人关注的空档。

4. “蹭”灵与转化:

她假作惊慌,主动滑下浅崖“帮忙收拾”,实则利用身形遮挡,将早已洒满特制菌粉的袖口内侧,迅速在那些尚存灵气的灵渣上反复刮擦、按压——她袖口的暗袋经过特殊缝制,能有效粘附细微颗粒。

回到柴房,紧锁门户。她拆下袖口,将整块布浸入清水。菌粉溶解,其吸附的微量灵息也随之析出,沉淀于盆底。经过细纱布数次过滤,最终得到一小撮色泽灰白、触感滑腻的“灵泥”。

这灵泥貌不惊人,入口也无甚味道,可当她以神识小心引动时,识海中的古器竟传来一阵清晰的、满足的颤动,如同久饥的幼兽终于啜饮到甘泉。炼气四层那坚固的壁垒,随之微不可察地松动了一丝。

自始至终,她未曾从符箓堂带走任何实体物件。次日出坊接受搜身时,执事弟子捏查了她的储物袋(空空如也),甚至翻看了鞋底缝隙,最终只摸到一手干涸的泥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