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猜想让岩洞内的气氛变得更加诡异。如果真有所谓的“观测者”存在,它们立场为何?是敌是友?它们观测的是什么?是“星火”的成长,还是“变量”的挣扎?
“资格?”唐诗诗嗤笑一声,“听起来就不像什么好事。被盯上的,通常都没好下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她的风凉话未能驱散凝重。林悦能感觉到,体内那簇暗红色的“星火”在经历了刚才的外来扫描后,似乎变得更加活跃,甚至隐隐传递出一种……渴望?对那未知信号源方向的渴望?
“小饿”的意念也再次传来,带着一丝好奇和不易察觉的兴奋:“妈妈……那边……好像有……‘好吃的’……不一样的好吃的……”
星火的渴望,“小饿”的感应,苏瑶微光未灭的可能,以及那充满未知的“观测者”和求救信号……所有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条充满诱惑与危险的道路。
沈逸风看着林悦眼中逐渐坚定的光芒,沉声问道:“你决定了?”
林悦抬起头,望向岩洞外那片指向“信号静默区”的黑暗星空,苏瑶最后那带着血沫的微笑和无声的“快走”再次浮现在眼前。悲痛与仇恨并未消失,反而化作了支撑她前进的燃料。如果苏瑶真的还有一丝痕迹留存于那个方向,哪怕只有亿万分之一的机会,她也必须去!
“我们没有太多选择。”林悦的声音恢复了力量,虽然沙哑,却带着破釜沉舟的决绝,“留在这里,沈家的追兵迟早会找到我们。前往‘守墓人’标注的下一个碎片坐标,也可能还在‘蓝图’或沈家的预料之内。这个突然出现的信号,这个所谓的‘观测者’,是我们计划之外唯一的变数。”
她看向沈逸风和唐诗诗:“风险极大,可能是自投罗网。但同样,也可能找到意想不到的助力,或者……关于苏瑶的真相。”
沈逸风没有任何犹豫,点了点头:“我跟你去。”他的信任,从未动摇。
唐诗诗电子眼闪烁了几下,似乎在快速计算着利弊,最终她撇了撇嘴,带着一种认命般的嘲讽:“好吧,反正留在哪儿都是死路一条。陪你们疯到底,看看这‘观测者’到底是何方神圣。不过事先声明,情况不对,我肯定会先跑。”
暂时的同盟,在更大的危机和渺茫的希望面前,再次达成。
没有再浪费时间,三人迅速离开了隐蔽的岩洞。沈逸风利用残存的秩序之力,结合唐诗诗提供的、从沈家内部窃取的部分星图数据,勉强定位了那缕求救信号大致来源的方位。林悦则集中精神,以【心钥】架构和暗红星火为引,如同在无边黑暗中捕捉一缕蛛丝,艰难地校正着航向。
他们利用一块较大的星骸作为临时掩体,将自身速度提升到极限,朝着那片连星光都似乎被吞噬的“信号静默区”深处驶去。
沿途的景象愈发荒凉。常规的星体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更多扭曲的空间褶皱、凝固的能量乱流,以及一些散发着不祥气息的、仿佛被某种力量强行“抹除”了存在痕迹的星域残骸。这里仿佛是宇宙的“遗忘角落”,连“虚无之眼”的混沌都比这里多一丝“生机”。
在这种环境下航行,对精神和能量都是极大的考验。沈逸风需要不断消耗力量稳定航迹,唐诗诗需要全力维持隐蔽和反侦察,而林悦则要时刻维持着对遥远信号的感应,同时压制体内因靠近目标而愈发活跃的“星火”和隐隐有些躁动的“小饿”。
不知航行了多久,就在三人的能量储备都即将见底,精神力也濒临极限时——
前方无尽的黑暗中,终于出现了一点不同寻常的微光。
那并非恒星的光芒,而是一种稳定的、柔和的、如同月光般的银白色辉光。辉光的源头,是一个悬浮在虚空中的、巨大的、结构极其复杂的银白色人造物。
它并非规则的几何形态,更像是由无数个大小不一的六边形银色模块拼接而成的、不断进行着细微调整和变化的活体结构。模块表面流淌着如同水银般的数据流,散发出一种远超沈家科技水平的、冰冷而精密的秩序感。它静静地悬浮在那里,仿佛已经存在了亿万年,与周围死寂的环境格格不入,却又奇异地融为一体。
而林悦左肩的烙印,以及眼底的“星火”,在见到这个人造物的瞬间,同时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与悸动!
那断断续续的求救信号,在此刻变得清晰了不少,源头……直指这个银白色的巨大结构!
“就是这里……”林悦喘息着,感受着体内力量的躁动,以及那来自结构深处、若有若无的熟悉感(是苏瑶吗?),心脏狂跳。
沈逸风神色凝重到了极点:“很强的秩序场……但感觉……很封闭,很排外。”
唐诗诗则低声道:“我尝试扫描它的外部结构……反馈回来的数据全是乱码和警告!这东西的防御等级高得离谱!”
就在他们小心翼翼地靠近,试图寻找入口或联络接口时——
那银白色结构的表面,其中一个巨大的六边形模块,突然如同花瓣般无声地向外打开,露出了后面幽深的、散发着柔和引导光线的通道。通道内部光滑如镜,看不到任何设备或生命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