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极殿内,灯火通明。
寅时刚过,接到急诏的阁臣部院、五军都督府、锦衣卫堂上官们已齐聚殿内。
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凝重,低语声在空旷的大殿里形成一片压抑的嗡嗡回响。
天启皇帝坐在御座上,脸色比平日更白些,嘴唇紧抿。
司礼监掌印太监王体乾和提督东厂太监魏忠贤一左一右垂手侍立。
内阁首辅顾秉谦、兵部尚书高第、户部尚书李起元、左都御史崔呈秀,
还有锦衣卫都指挥使田尔耕、英国公张维贤等重臣分列丹陛之下。
皇帝没有多余的开场,直接拿起御案上那几份最刺眼的奏报,
随着他的动作,所有人瞬间安静下来:
“大同的事,你们都知道了。
代王殉国,王府成墟,镇城空置。
朕,要听听你们的章程。”
魏忠贤立刻出列,跪倒在地:
“皇爷!此乃我大明开国二百年来未有之奇祸!
奴婢据东厂与锦衣卫查证,此事绝非寻常兵乱,实为内外勾结之巨变!”
他抬起头,目光扫过众人,
“宣大总督冯嘉善、大同巡抚张翼明、总兵朱万良,抚驭无方,克扣军饷,激变军士。
变起之后,或逡巡不前,或闻风逃窜,致使镇城空虚,酿此塌天大祸!
此辈,罪该万死!”
他略停顿,目光扫过丹陛下的群臣,继续说道:
“再者,那伙‘妖魔’来得蹊跷,行事狠辣,
若说朝中无人为其张目,泄露边防虚实,奴婢实难相信!”
他话音刚落,一位并非阉党嫡系的侍郎出列:
“陛下,魏公公所言边臣失职,臣等亦深以为然。
然臣以为,当追本溯源。边军为何哗变?户部长期欠饷乃是主因。
将士饥寒交迫,方铤而走险。若粮饷充足,军心稳固,何致有此大乱?”
兵部尚书高第立刻反驳:
“荒谬!天下欠饷之处非独大同,何以别处不乱?
分明是冯嘉善等人无能!当务之急,是雷霆平乱!”
英国公张维贤出列,稳步走到殿中,奏道:
“陛下,高尚书所言极是。
眼下需立刻三步走:
一,急调宣府、山西镇精兵,即刻开赴大同,接管城防;
二,遣大将率京营骑兵,西出追剿叛逃乱兵;
三,宣大一线全线戒严,广派夜不收出塞,侦查那伙‘魔鬼’动向。”
户部尚书李起元面露难色:
“陛下,调兵、追剿、戒严、抚恤、重建,在在需钱。容臣回去即刻核算,设法挪凑……”
殿内顿时争论又起,有附议魏忠贤要求严惩的,
有强调欠饷乃根源的,有补充军事细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