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极其大胆、甚至有些异想天开的念头,如同火花般迸溅出来!
**能不能…给这些闲置的智能锁,找到新的载体?让它们晴天也能“干活”?**
载体是什么?必须便宜、易得、有使用场景、能复用伞桩的供电和位置…
他的目光扫过仓库,最终停留在苏蔓刚搬进来的一箱空奶茶杯上。一个清晰的概念瞬间成型——**智能储物格!**
利用现有的伞桩主机供电和联网能力,外挂一个由废弃奶茶杯改造的、带锁的简易小格子!学生可以扫码付费,短暂租用这个格子,存放一些随身小件物品(手机充电时暂时存放的耳机、去运动时不想带的钱包钥匙、刚买的几本书、甚至一份待取的快餐)!租金按小时计算,价格极低(比如0.5元/小时),主打“临时、便捷、安全”。
**优势:**
1. **成本极低!** 核心锁具是现成的(来自报废伞的拆解再利用),载体是废弃奶茶杯(近乎零成本),只需要极少的改造费用(购买简易的塑料外壳或金属网格罩子、固定件)。
2. **复用现有资源!** 直接利用晴天闲置的伞桩位置、供电和联网能力。无需新增点位租金和复杂的电力网络改造。
3. **启动快!** 技术核心(扫码开锁)是现成的,只需要在后台管理系统增加一个“储物格”模块,微调程序即可。
4. **填补空白!** 解决学生临时存放小件物品的痛点,尤其在图书馆、奶茶店、便利店门口。
5. **试错风险小!** 初期只需改造几个格子试水,投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这个想法让陈默的心脏狂跳起来!这就是“狡兔三窟”的雏形!利用现有资源(伞桩、锁具、位置),挖掘新的需求(临时小件寄存),创造晴天也能有的现金流!虽然单次收入微薄,但聚沙成塔,更重要的是分摊固定成本(服务器、网点基础费),为“智伞”续命!
他立刻将这个想法告诉了苏蔓。
苏蔓听完,眼睛也亮了起来:“这个…听起来可行!成本低,又确实能解决点问题。比如在我店里,学生买杯奶茶坐下聊天,手机没电了想借个充电宝,但包啊耳机啊没地方放,放桌上怕丢。有个小格子锁起来,确实安心点!而且用奶茶杯改造…真有你的!”她甚至主动提出,“我店里废弃的奶茶杯管够!要多少有多少!”
有了苏蔓的支持,陈默说干就干。他再次发挥“蚂蚁搬家”的精神和“盲人摸象”的快速迭代能力。
**第一步:原型制作与测试。**
陈默从报废伞上拆下几个状态完好的智能锁。然后,挑选了几个结实、干净的大号废弃奶茶杯。他设计了一个极其简易的改造方案:
1. 将奶茶杯顶部切开,保留杯身。
2. 在杯身侧面开一个合适大小的孔,用于安装智能锁的锁舌。
3. 用廉价的硬塑料板或金属网格(从旧货市场淘来),制作一个刚好能罩住杯口的、带锁孔的盖子。
4. 将智能锁固定在盖子上,锁舌穿过杯身的孔。
5. 盖子与杯身通过合页连接(或用强力磁铁吸附),确保开合顺畅。
6. 最后,将整个装置固定在伞桩主机旁边一个不碍事的位置,接通电源(从伞桩主机分线)。
改造过程磕磕绊绊,手指被硬塑料边缘划破了好几次。第一个成品出来时,样子实在不敢恭维——废弃奶茶杯、粗糙的金属网罩、裸露的线路…像一件笨拙的后现代艺术品。但功能测试却成功了!扫码,支付0.5元,锁舌“咔哒”一声缩回,盖子可以打开;存放物品,关盖,再次扫码确认归还,锁舌弹出锁死!后台系统成功记录订单!
**第二步:小范围试点。**
陈默选择了信任度最高的苏蔓的“沁甜时光”作为第一个试点。在伞桩旁边,安装了三个这样的“初代智盒”。他制作了非常简单的使用说明海报贴在旁边:“临时小件寄存,扫码开启,安全便捷,0.5元/小时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忐忑地等待市场检验。
起初几天,无人问津。学生们好奇地围观这个奇怪的东西,指指点点,但没人尝试。陈默的心一点点下沉。
转机出现在一个周末。几个学生模样的年轻人背着包走进“沁甜时光”,看样子是来大学城玩的游客。他们点了奶茶坐下,其中一个人拿出手机和充电宝充电,但看着桌上摊开的钱包、耳机等杂物,显得有些犹豫。他看到了旁边的“智盒”海报和那个奇特的装置。
“老板,这个…能用吗?”他指着“智盒”问苏蔓。
“能!扫码就能用!安全得很!”苏蔓热情地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