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吴明的声音听不出情绪:“你的顾虑有道理。但时间不等人,市场更不等人。‘快雨伞’不会给我们慢慢打磨的时间。董事会需要看到更激进、更有效的扩张方案。希望你能尽快拿出一个平衡速度与质量的可行计划。”
挂断电话,陈默感到一阵深深的疲惫。资本的意志如同一股强大的洋流,推动着他这艘小船加速驶向未知海域,而他必须时刻紧握舵轮,在速度与航向之间寻找那微妙的平衡点,稍有不慎,便是触礁沉没。
荆棘四:看不见的硝烟——人才争夺暗战。
就在陈默疲于应对内部张力和资本压力时,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在暗处悄然打响。
刘强手下一个在师大“闪电送”队伍中表现极为出色的骑手队长小杨,连续几天情绪低落,工作时心不在焉。刘强察觉不对,私下询问。小杨支吾半天,才吐露实情:“强哥…‘快雨伞’的人…联系我了。开价…开价比咱这儿高50%,还承诺过去就带一个小队…我家里最近…”
几乎同时,赵工也面色难看地找到陈默:“默总,我们刚培养出来、表现最好的那个前端实习生小周…收到‘快雨伞’技术部的offer了。薪资翻倍…他…他有点动摇了。”
更让陈默警惕的是,猎头反馈的信息:“陈总,您让我重点物色的CTO人选,那位有平台架构经验的张工…我们接触后本来很有意向,但最近突然冷淡了。侧面了解到,‘快雨伞’的技术VP亲自找他谈过,开出的条件…非常优厚。”
“釜底抽薪!”陈默的心彻底沉了下去。“快雨伞”这一招,阴狠毒辣!他们不再满足于市场上的正面拼杀,而是将战火烧到了“智伞联盟”最核心、最脆弱的后方——人才!尤其是那些在实战中成长起来的骨干和极具潜力的新人!高薪挖角,直接动摇军心,抽走支撑平台运转和发展的核心“薪柴”!这比补贴战更具毁灭性!
“强子!”陈默立刻叫来刘强,语气从未有过的严峻,“立刻摸排核心骑手的情况!特别是表现突出的!找他们谈心,了解困难!我们的待遇…想办法!奖金池可以倾斜!期权池的分配方案,我立刻加速推进,尽快落地!要让兄弟们看到希望,看到未来!不能寒了功臣的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赵工,”他又转向技术负责人,“小周那边,我去谈!平台的价值、成长的空间、技术的挑战性…这些是钱买不到的!实习生期权池,也要考虑!另外,所有关键岗位,立刻重新梳理薪酬竞争力分析!该调薪的,打报告!钱紧也要挤!人才流失的代价,我们承受不起!”
一场针对核心人才的“保卫战”在无声中打响。陈默亲自找小周深谈,描绘平台未来的技术蓝图和他在其中的关键角色,并承诺加快实习生转正及期权授予流程。刘强则用更直接的方式——兄弟情谊、团队荣誉感和明确的晋升通道——稳住了小杨和其他几个被接触的骑手骨干。同时,一份紧急的、向核心骨干和潜力新人倾斜的调薪及期权激励草案被火速拟定,准备提交董事会。
这场暗战暂时被压了下去,但陈默知道,“快雨伞”的锄头不会停下。人才争夺,将成为继资金、市场之后,又一个长期而残酷的战场。
仓库窗外,夜色深沉。陈默独自站在白板前,上面画满了“燎原”的蓝图、扩张的箭头,也布满了代表技术瓶颈、团队冲突、资本压力和人才流失的红色警示标记。理工大西门的那簇火苗还在燃烧,证明着“星火”可以燎原。但要将这微弱的火种真正燃成不可阻挡的烈焰,他们还需要经历无数次这样的淬炼——在资本的急流中稳住航向,在团队的裂痕中凝聚共识,在人才的争夺中守护核心,在对手的围剿中杀出血路!
这团名为“智伞联盟”的火焰,正在现实的淬炼炉中剧烈翻腾。要么在压力下熄灭,要么在磨砺中锻造出更纯粹、更坚韧、更炽热的灵魂。陈默拿起笔,在白板中央重重地写下一个字:“韧”。燎原之路,道阻且长,唯坚韧不拔者,方能穿越荆棘,照亮前路!他眼中跳动着的不再仅仅是创业的激情,更添了一份历经淬炼后的沉静与决绝。真正的淬炼,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