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技术输出——能力变现的新航道

最大的困难在于“能力的外化”。过去,技术团队只需要服务于内部业务需求,沟通简单直接。现在,他们需要将内部习以为常的技术模块、操作流程,转化成客户能够理解的产品说明、部署文档和培训材料。第一次给银行客户做培训时,工程师习惯性地使用大量内部术语,导致对方理解困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为此,林薇紧急抽调了一名沟通能力强的产品经理,加入技术输出团队,负责将“技术语言”翻译成“客户语言”,并规范所有的对外交付物标准。

同时,技术团队也必须适应“甲方”的角色转变,需要更耐心地响应客户的需求变更和技术咨询,提供更稳定的售后支持。这对习惯了快速迭代的内部研发文化,是一次不小的冲击。

五、 新航道的曙光与深远意义

尽管首单金额不大,过程磕绊,但其战略意义非凡。

它标志着“智伞”的盈利能力,不再仅仅依赖于“智伞”平台自身的业务规模,而是可以将其核心能力进行“封装”和“外化”,实现更灵活的价值变现。这为公司打开了一扇通往更广阔市场的大门。

更重要的是,技术输出业务与平台主业形成了良好的协同与反哺。为了对外输出,“智伞”必须将自身的技术架构梳理得更清晰、更模块化、更健壮,这本身就是对自身技术底座的一次强力升级。同时,在服务外部客户的过程中,接触到不同行业的需求和场景,也为“智伞”自身技术的迭代和创新提供了新的灵感来源。

“我们终于找到了一条腿走路之外的另一条腿。”陈默在项目总结会上说,“技术输出这条路,不会立刻带来爆发性的增长,但它能让我们的根基扎得更深,让我们抵御风险的能力更强。它将迫使我们将内力修炼得更加精纯。”

一条名为“技术输出”的新航道,在“智伞”面前缓缓展开。虽然前方依然水情不明,但他们已经调整好了风帆,准备在这片新的海域中,谨慎而坚定地驶向远方。活下去的道路,又多了一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