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古卷与老人

“哦?”杨老眼中露出一丝兴趣,“那你想如何?”

“我想变强。”林枫回答得斩钉截铁,“用真正属于自己的力量,掌握自己的命运。请前辈指点!”

杨老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缓缓站起身。他身材不高,甚至有些清瘦,但这一站起,却给人一种岳峙渊渟的沉稳感。他走到一侧书架,抽出一本没有书名、页面泛黄脆弱的薄册子,递给林枫。

“看看这个,能看懂多少?”

林枫双手接过,小心地翻开。册子是用毛笔小楷书写,夹杂着一些人体经络图和抽象的运劲示意图,没有标点,文字古奥,涉及许多道家术语和武术行话。

若是几天前的林枫,看这册子定然如同天书。但经历了生死搏杀、暗劲突破,尤其是进行了大量跨学科思考后,他的思维方式和理解力已然不同。

他凝神细看,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解读:

“此言‘气沉丹田,力透四梢’……非单纯下沉气息,而是核心肌群稳定,重心降低,同时生物能量向四肢末梢高效传导?”

“‘意在力先,神与形合’……是强调神经系统对运动系统的预先指令和精准控制,达到意识与动作的高度统一?”

“‘鼓荡内息,如汞如浆’……是描述体内液体(血液、组织液)在特定呼吸和肌肉运动模式下产生的压力变化和流动状态?”

他看得极慢,时而蹙眉沉思,时而若有所悟,手指无意识地在空中比划着细微的发力轨迹。

陈守义在一旁看着,心中暗暗惊讶。那册子是他早年也看过的,是一位形意拳前辈关于内劲修炼的心得,极其晦涩,他当初看了好久才勉强理解三四分。而林枫这才看了不到一炷香的时间,似乎就已经捕捉到了一些关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杨老静静地看着林枫,目光深邃,没有任何表示。

良久,林枫缓缓合上册子,长舒一口气,眼中带着兴奋和一丝疲惫:“前辈,这书中讲的,似乎是一种极高效率的体内能量整合与发力方式,涉及深层次的呼吸、筋膜乃至脏腑的协同。晚辈只能理解十之一二,但感觉……受益匪浅。”

杨老古井无波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极淡的笑意:“有点意思。不是死读书,有自己的想法,还能用‘新词’去解‘老理’,虽不尽准确,方向却不算错。比那些只知道墨守成规、抱残守缺的强。”

他走回书案后坐下,指了指旁边的两张凳子:“坐吧。”

陈守义和林枫依言坐下。

“国术,不是打打杀杀的花架子,也不是故纸堆里的老古董。”杨老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它是先人千百年来,用身体和智慧摸索出的,一套认识自身、挖掘潜能、契合天地的学问。过去科学不昌明,很多道理说不清,只能借用阴阳、五行、气血、经络这些概念来比喻、来描述。”

“现在科技发达了,是好事。可以用新的眼光,新的工具,去重新审视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弄清楚它到底为什么有效,极限又在哪里。而不是一味地否定,或者一味地神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