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沉吟道:“北海之地,自古并非只有匈奴。据古籍及陛下所赐舆图提示,此片山林湖泽之间,应有丁零(亦称敕勒)、坚昆等部族生息。”
“其人不同于草原匈奴,多以渔猎、采集、驯鹿为生,亦善山林步战,性悍而朴。彼等视北海为圣湖或祖地,我军于此大兴土木,必然惊动他们。”
徐庶的语气中透露出一丝忧虑,他深知这些部族与自然的紧密联系,以及他们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
满宠冷声道:“不过又一伙化外野人罢了。若敢阻挠皇命,与匈奴同例,剿灭或俘之为奴即可。”满宠的话语中充满了对这些部族的轻蔑,他相信强大的帝国军队足以应对任何挑战。
徐庶摇头:“伯宁不可小觑。彼等世居于此,极度熟悉本地山川林莽、气候水文,其能耐远非我等初来乍到者可比。”
“其虽人少势弱,无匈奴之大规模骑兵,然若其怀有敌意,于暗处施以冷箭、断我粮道、毁我物资、散播瘟疫,将比明刀明枪的匈奴骑兵更为难防!此乃心腹之患。”
徐庶深知这些部族的生存之道,他们如同幽灵一般在山林中出没,能够无声无息地给敌人造成巨大的麻烦。他提醒众人,不可因为这些部族看似弱小就掉以轻心,他们对这片土地的了解和利用能力,足以让任何入侵者陷入困境。
在场的将领们听后,有的面露忧虑,有的则不以为然。但张辽知道,徐庶的话绝非无的放矢,他必须认真对待这个新出现的威胁。
于是,他下令加强营地的警戒,并派出更多的斥候去探查那些神秘部族的动向,同时寻找与他们沟通的可能,以避免不必要的冲突。
毕竟,在这片遥远的边疆,每一场战斗都可能耗尽他们宝贵的资源和士气。
正说话间,王双押着两个被绳索捆绑的人走了过来。这两人身穿兽皮缝制的衣袍,发型奇特,面容粗犷,身上挂着兽骨饰品,眼神中充满了警惕、愤怒,却并无太多惧色。
“大将军!逮到两个窥营的探子!身手滑溜得很,差点让他们跑了!”
通过军中略通胡语的军官艰难沟通,大致得知他们来自一个自称“斡朗改”(*注:此为后世对贝加尔湖地区一部分土着的称呼之一,此处借用*)的小部落,世代居住于北海之滨。
他们愤怒地质问汉人为何要破坏他们的圣湖,砍伐他们的森林,惊扰他们的猎场和驯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张辽没有下令处决他们,而是让人给了他们一些食物(虽然自己也很短缺),并通过翻译试图解释(尽管对方可能完全无法理解):“吾等乃神州天启皇帝麾下,此来非为侵尔土地,乃为筑城定边,永保北疆安宁。尔等若愿归顺,可为帝国之民,受陛下庇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