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者宣旨的声音在将军府内回荡,内容无非是嘉奖征北大将军张辽及麾下将士的卓绝功勋,肯定镇北城的建成乃“开疆拓土、永镇北陲之伟业”,勉励将士们再接再厉,早日完成“万里长城”之壮举。
随旨而来的,还有正式的印绶、封赏的诏书(对张辽、张合、邓艾、马超等主要将领均有擢升和封赏),以及一批象征性的御酒绸缎。
仪式结束后,使者与张辽单独会面,才低声传达了皇帝更深层的意图:“陛下有口谕:文远筑城于北海,朕心甚慰。然长城之役,方为根本。镇北城乃起点,亦是支撑。
望卿早日北向,勘定长城走向,开工筑墙,帝国人力物力,当源源不断支持于卿。北疆永固之基,系于卿一身。”
帝国的意志清晰而坚定:镇北城不是终点,而是一个开始,一个跳板。下一步,是那更加浩大、更加艰难的万里长城。
送走使者后,张辽独自登上镇北城的北门城楼。秋风猎猎,吹动他猩红的披风。他眺望着远方。
南方,是来路,是帝国延伸而来的、依然脆弱的补给线。
西北方,是浩渺无际、正在重新开始封冻的北海,冰层相互挤压的轰鸣声隐约可闻。
东北方,则是更加荒凉、未知的原始山林与冻土荒原,那里是未来长城将要延伸的方向,也必然隐藏着更多的危险和敌人。
脚下,是巍峨的城池,是他麾下的精兵强将。脚下,也是无数奴隶的白骨和无声的诅咒。
他完成了陛下的第一阶段任务,铸就了北疆的基石。但他深知,这基石之下,埋葬着太多的生命,淤积着太深的仇恨。
满宠的高压能维持秩序,却无法赢得人心。徐庶的怀柔策略因之前的暴动和残酷镇压而难以推行。与土着的矛盾只是暂时潜伏。
粮草问题依然像附骨之疽,邓艾的屯田和狩猎采集只能勉强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