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尼罗河三角洲的初步平定与同化过程中,炎汉王国不仅获得了坚实的立足点,还拥有了丰足的粮仓。这一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刘备与徐庶的英明领导和深谋远虑。
然而,他们也深知,困守在三角洲绝非长久之计,帝国的野心与天命也不容许他们偏安一隅。他们必须继续前进,拓展新的疆域。
下一步的战略方向,成为了王都“洛阳”城内激烈争论的焦点。南进?还是西拓?这是一个关乎王国未来的重要决策。
以张飞、魏延为首的武将集团摩拳擦掌,极力主张趁胜南下,沿着尼罗河谷向上游进军。他们认为,南方的富庶之地是帝国扩张的绝佳机会。
“大哥!如今兵精粮足,儿郎们士气正旺,正该一鼓作气,拿下整个大河流域!听说上游还有比库施更富庶的国度,正好抢了来做俺们的新都城!”张飞声如洪钟,战意高昂。
魏延也补充道:“大王,南方河谷乃膏腴之地,得之可成王霸之基。若待其整合壮大,恐成心腹之患。”
但徐庶却持不同意见。他指着粗糙的羊皮地图(由秦宓等人不断勘测绘制),神色凝重:“大王,诸位将军,请看。南方固然富庶,然情报显示,尼罗河第一瀑布之后,上游地理愈发复杂,气候更加酷热难当,瘴疠横行,我军士卒多为北人,恐难适应。”
“更兼传闻南方有‘黑肤巨国’(可能指阿克苏姆王国或更南方的努比亚人势力),实力未知,贸然南进,风险极大。”
他的手指缓缓地转向西方和北方,仿佛在描绘一幅宏伟的地图:“反观西方,撒哈拉沙漠虽然是一片广袤无垠的绝地,但在这片荒芜之中,却隐藏着星罗棋布的绿洲。”
“这些绿洲宛如沙漠中的明珠,若能巧妙地控制它们,便能开辟出一条条通往炎洲内陆的商路。想象一下,商队在这些商路上穿梭,不仅能够促进贸易,还能加强与帝国其他方向的开拓活动联系,形成遥相呼应之势。”
“此外,巩固地中海沿岸的控制权,建设港口,是至关重要的。地中海不仅是连接东西方的海上要道,更是我们与帝国本土保持海路畅通的关键。”
“通过这些港口,我们可以接收来自帝国本土的移民和物资,为我们的开拓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援。只有确保了海路的安全和畅通,我们才能在炎洲这片土地上站稳脚跟,进一步发展和壮大我们的势力。”
刘备沉吟不语。他既有开拓疆土之志,也深知徐庶的担忧有理。就在此时,殿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报——!大王!神都钦差到!帝国第二批移民船队已抵达亚历山大港外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