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二十年,盛夏。建安城的扩建工程终于全面竣工。新城周长十八里,设八门,城墙高四丈,采用红石筑基、夯土包砖的复合结构,既坚固又美观。
城内纵横十二条大街,划分出宫城、官署、市坊、民居、工坊等不同功能区。引安第斯雪水入城的沟渠纵横交错,确保全城用水。
竣工典礼这日,全城张灯结彩。曹植亲自主持祭天仪式,随后登上新建的永安门城楼,接受万民朝贺。
城楼下,不同族裔的百姓摩肩接踵。汉人穿着改良过的轻薄夏衫,土着仍保留着色彩鲜艳的棉布服饰,更多的则是穿着汉夷混合服饰的混血居民。各种语言的欢呼声交织成奇特的交响。
“不到三年啊。”曹植望着城下景象,对身旁的刘晔感叹,“去岁此时,此地还是一片荒滩。”
刘晔捻须微笑:“此乃王爷德政所致。臣统计过,去岁全国粮食增产五成,金矿产出翻倍,新生婴儿中混血者已占三成。假以时日,必成一番新气象。”
然而盛典之后,严峻的挑战接踵而至。
三日后,政务堂内气氛凝重。董昭正在汇报一件棘手案件:三个汉商在南方收购皮毛时,以次充好,欺诈土着,引发部落骚动。
“案值虽不大,影响极坏。”董昭道,“更麻烦的是,其中一人是夏侯将军的远亲。”
曹植面色一沉:“依法当如何处置?”
“按《唐汉新律》,欺诈交易,赃值超十金者,杖一百,罚没家产,流放千里。”
“那就依法办理。”曹植毫不犹豫,“传孤令: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何况将军亲戚?”
命令传出,全军震动。夏侯惇亲自到王府请罪,曹植扶起他:“元让治军严明,当知法度之重。此事与你无关。”
案件的处理产生了深远影响。土着部落看到汉法公正,逐渐消除了疑虑。而汉人官员也明白了在这片新土地上,没有任何人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
这件事促使曹植进一步思考治国之道。
六月十五,他召集所有七品以上官员,在新建的明政殿举行大朝会。
“今日不议具体政务。”曹植开宗明义,“只论一个话题:在唐洲这片土地上,我们究竟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钟繇首先发言:“臣以为当以夏变夷,行周礼,施仁政,使教化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