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几个字,他说得很轻,却像重锤砸在郑开叶心上。
郑开叶沉默着,目光越过险峻的山峦,投向石坳子村的方向。眼前仿佛又闪过李小花摔倒在尘土里、又倔强爬起的瘦小身影,赵老栓捧着那几颗干瘪核桃时绝望而麻木的眼神。绕避?这连绵的穷山恶水,何处可避?搁置?那北山腹地一百多万双期盼的眼睛,何时才能看到出路?
“没有退路!!”
郑开叶的声音不高,却斩钉截铁,每一个字都像从齿缝里迸出来,砸进呼啸的山风里。
“技术难题,砸锅卖铁也要攻克!中隧不行,就找铁建!国内顶尖力量不够,就引进国际经验!专家请不动,我郑开叶亲自去请!”
他猛地转身,目光如炬,直视胡振山有些惶惑的眼睛,“振山,你告诉那些专家,鹰嘴岩隧道,是河阳北部一百七十万老百姓的命!是活路!这条路不通,我郑开叶第一个卷铺盖滚蛋!但在我滚蛋之前,隧道必须动工!不惜代价!”
“不惜代价”四个字,沉甸甸地压在河阳市财政局的账面上。
几天后,市政府常务会议室,气氛凝重得如同结冰,长条形会议桌两侧,各局委办一把手正襟危坐,目光聚焦在墙面上巨大的投影,屏幕上,是《河阳北部振兴攻坚三年行动纲要(草案)》的核心预算表,其中用加粗加红的字体标注着:鹰嘴岩隧道及配套路网工程(一期)——预算缺口:18.7亿元。
财政局长何伟民的声音带着近乎悲壮的味道,艰难地念着报告。
“……市本级财政,今年可动用的发展基金、预备费,加上陆港运营首年超额完成目标挤出来的盈余,满打满算,能挤出……五个亿。省发改委承诺的专项补助,目前只批了三个亿,缺口……还有十点七个亿!”
十点七个亿!这个天文数字像一块无形的巨石,沉沉压在每个人心头,会议室里只剩下空调低沉的嗡鸣和纸张翻动的细微声响,压抑得令人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