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当机遇在两岸同时招手,他的成全比任何情话都更动听

“还是卡在情绪识别上?”她轻声问。

“嗯。”江澈放松地靠向椅背,闭上眼,享受着她的按摩,“现有的模型对‘悲伤’‘快乐’这种基础情绪识别率很高,但对更复杂的,比如‘带着释然的忧伤’,或者‘混杂着期待的焦虑’,就很容易误判或者输出混乱。”

许念看着屏幕上那些因为算法误判而显得突兀的色彩块,沉思了片刻。忽然,她开口,语气带着灵感闪现的雀跃:

“江澈,我们是不是想错了方向?”

“嗯?”江澈睁开眼,侧头看她。

“我们一直试图让机器‘理解’人类的复杂情绪,然后去‘匹配’对应的视觉符号,这本身就是一条艰难且可能永远无法完美的路。”许念的眼睛亮晶晶的,“为什么不换一种思路?我们不去追求‘理解’和‘匹配’,而是追求‘共鸣’和‘激发’?”

她拿起素描本,快速画着:“比如,我们不去定义‘释然的忧伤’到底是什么颜色,而是设计一种算法,当捕捉到某种特定的、复杂的肌肉运动组合(比如微微向下的嘴角,却配合着放松的眼角)时,不去对应某个固定颜色,而是触发一套特定的、缓慢的、带着些许滞涩感的色彩流动程序?让观众自己去感受、去解读那种流动带来的情绪联想?”

她提出的,是一种从“语义匹配”到“感觉激发”的范式转换。不再试图教AI读懂人心,而是让AI成为一种媒介,用其自身的方式(算法、程序)对人类的情绪信号做出一种抽象的、艺术的反馈,将解读的权利交还给观众。

江澈怔怔地看着她,看着她因为思考而发光的脸庞,脑海中仿佛有电光石火闪过!一直以来困扰技术团队的瓶颈,竟然被她从艺术的角度,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极具启发性的解决路径!

掉马了吗?

在技术陷入僵局时,许念用她艺术家的思维方式,完成了一次跨维度的“降维打击”式掉马。

掉下的,是“技术问题只能靠技术解决”的思维定势。

露出的,是她独特的艺术感知与创造力,如何能够为冰冷的技术注入灵魂,开辟出全新的可能性。她的价值,在“桥梁”中,是无可替代的“灵魂算法”。

江澈猛地站起身,一把抱住她,声音里充满了兴奋与赞叹:“乖乖!你真是个天才!这个思路太棒了!”

他立刻召集技术团队开会,传达了许念的新思路。团队里的工程师们起初有些疑惑,但在江澈清晰的解释和许念用草图进行的直观说明后,都露出了恍然大悟和跃跃欲试的表情。

新的开发方向被确定,技术团队重新投入了充满干劲的工作中。

许念看着书房里再次忙碌起来的江澈,嘴角噙着温柔的笑意。她发现,他们的“并肩作战”,早已超越了简单的陪伴与支持,而是真正意义上的灵魂互补与思维碰撞。

他给她翱翔的天空,她给他的技术注入感知的温度。

这或许,就是“桥梁”最理想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