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董事会交锋与她的温柔堡垒

辰光集团顶层的环形会议室,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前的海面。巨大的椭圆形会议桌旁,坐满了掌握着集团命脉的董事和核心高管。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照射进来,却驱不散空气中无形的硝烟。

李副总坐在江以辰左手边第三个位置,脸上带着看似忧心忡忡的表情,率先发难:“江总,‘辰光未来基金’的设立,战略方向我们自然是支持的。但一百亿的规模,完全独立于集团现有预算和审批流程之外,这是否过于激进?而且,文化与科技融合领域风险高、回报周期长,将如此巨额资金投入,是否会对集团整体财务状况和股东利益造成潜在风险?我认为,基金的管理权,至少应该纳入董事会监管之下。”

他话音落下,几位与他交好或同样心存疑虑的董事纷纷附和,言辞或委婉或直接,核心诉求都是试图将新基金纳入传统管控体系,削弱江以辰的绝对主导权。

江以辰坐在主位,身姿挺拔,指尖无意识地在光洁的桌面上极轻地敲击着,仿佛在酝酿一段无声的节奏。他脸上没有任何被冒犯的怒意,甚至没有多余的表情,只是安静地听着,直到所有的质疑声暂时告一段落。

他抬眸,目光平静地扫过全场,最后落在李副总身上,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穿透力:“李总,以及各位的顾虑,基于传统的商业逻辑,可以理解。”

他微微停顿,操作手边的控制器,会议桌中央的全息投影瞬间亮起,呈现出清晰的数据图表和逻辑构架。

“但是,”他话锋一转,语气沉稳而锐利,“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守成,是开拓。传统的审批流程和监管体系,适用于成熟的、可预测的业务,但对于需要快速决策、拥抱不确定性的创新领域,是枷锁,不是助力。”

他指向图表:“基金的独立运作,是为了速度与灵活。一百亿的规模,是基于对市场潜力、技术迭代速度和‘数字文脉’国家项目带动效应的精确测算,不是盲目乐观。至于风险……”

江以辰嘴角勾起一抹几不可察的冷峭弧度:“任何投资都有风险。但最大的风险,是因循守旧,错过时代变革的列车。辰光的未来,不能只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

他随即抛出了一份详尽的基金风险管理架构、投资组合策略以及预期回报模型,数据翔实,逻辑严密,几乎预判了所有可能的质疑点。同时,他看似不经意地提及了李副总名下某个关联公司近期几笔不太合规的资金运作,虽未点破,但那意味深长的眼神和略微加重的语气,已足以让李副总瞬间脸色发白,冷汗涔涔。

“基金的独立性和我的决策权,是保障这项战略得以实施的基础,不容讨论。”江以辰最后总结,语气平淡,却带着一锤定音的决绝,“如果各位对辰光的未来方向仍有疑虑,可以选择用脚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