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论坛的余温尚未散去,林清音带着满满的成果和合作意向回国,正准备大展拳脚时,一股来自欧洲学界的寒流却悄然袭来。埃里克发来紧急邮件,语气凝重:几家与伊莎贝拉关系密切的欧洲老牌音乐院校和研究机构,以“数据标准不兼容”、“研究方法论存在争议”为由,婉拒了与“数字乐府”的深度合作,甚至暗示其联盟内的成员应“审慎评估”来自东方的音乐数据。
这无疑是在学术源头上设置壁垒,试图将“数字乐府”隔离在主流学术圈之外,削弱其国际影响力。虽然仍有像埃里克这样志同道合的合作者,但这条孤立之路若持续下去,对项目的长期发展极为不利。
林清音看着电脑屏幕上几封措辞礼貌却透着疏离的拒绝函,揉了揉眉心。事业的征程,从来不会一帆风顺,明的暗的对手总会在意想不到的地方设卡。
“怎么了?”江以辰端着一杯温牛奶走进书房,看到她眉宇间的倦色,将杯子放在她手边。
林清音没有隐瞒,将情况简单说了一下。
江以辰听完,脸上没什么意外表情,只是淡淡点评:“垂死挣扎。成不了气候。”他俯身,指尖划过她微蹙的眉头,“被几条老糊涂虫拦路,就愁眉苦脸了?”
“不是愁,”林清音叹了口气,“只是觉得有点……无力。学术上的偏见,有时候比商业竞争更难打破。”
“那就换个思路。”江以辰直起身,双手撑在书桌边缘,将她圈在座椅和自己的气息之间,“他们关上一扇门,你就不会自己开一扇窗,或者……直接拆了那堵墙?”
他眼神里是惯有的冷静与强势:“他们不是质疑你的方法论和数据吗?那就用更硬核的成果砸过去。联合埃里克,还有国内那些支持你的顶尖院校,发起一个更大规模的、设计更严谨的跨国研究项目,把论文发到他们不得不认可的顶刊上。或者,直接推动成立一个由你主导的、更具包容性的国际音乐数字化学术联盟。规则,从来都是由强者制定的。”
他的话语总是充满力量,能轻易驱散她心头的迷雾。林清音眼睛微微亮起,是啊,与其在别人设定的游戏里挣扎,不如自己另开一局,制定新的规则。
“我知道该怎么做了。”她重新振作起来,眼神恢复了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