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险棋与转机

国家大剧院音乐会的余温尚在,媒体和乐迷的赞誉如同暖流,短暂地驱散了“辰音文化”上空的寒意。然而,江以辰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份荣耀背后是岌岌可危的资金链。拒绝GMF和苏氏,如同主动关闭了两扇最可能注入活水的大门,他们必须依靠自己,在冰层上凿出一条生路。

“辰音文化”的高层会议上,气氛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凝重。江以辰坐在主位,指尖无意识地在桌面敲击着一串复杂而急促的节奏,这是他深度思考时的习惯。投影幕布上,展示着一个名为“音核”的计划书。

“这是一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音乐版权确权与交易平台,初期我们会聚焦于‘新国风’领域的原创音乐人和非遗音乐数字藏品。”江以辰的声音冷静,听不出情绪,“前期投入巨大,技术门槛高,市场接受度未知。但一旦做成,我们将掌握行业话语权,构建属于自己的生态壁垒。”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所有人,最后落在身旁林清音的脸上,与她带着些许担忧却依旧坚定的眼神交汇了一瞬。

“这是一步险棋。”他毫不避讳,“成功了,‘辰音’不仅能解决资金问题,更能彻底摆脱渠道依赖。失败了……”他嘴角勾起一抹近乎冷酷的弧度,“可能血本无归。”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所有人都明白这其中的风险,这几乎是在用“辰音”和林清音未来几年的收益做赌注。

“我同意。”林清音清澈的声音打破了沉寂。她看着江以辰,眼神清亮,“我们没有退路了,不是吗?与其等着被别人卡住脖子,不如自己创造一条新的路。”

她的支持,如同定音的一锤。江以辰深深看了她一眼,那一眼包含了太多复杂的情绪——激赏、心疼,以及更深的决意。

“那就这么定了。”他拍板,“技术团队我会亲自带队,资金方面,我会抵押部分个人资产。市场推广和内容板块,”他看向林清音,“交给你。”

他不仅将她视为并肩作战的伙伴,更将她推到了能够影响项目成败的关键位置。

---

就在“音核”计划紧锣密鼓启动的同时,一个意外的橄榄枝,穿过层层阻碍,递到了林清音面前。

邀约来自国际知名纪录片导演马修·李,他正在筹备一部关于“丝绸之路上的声音遗产”的大型纪录片,由多国电视台和流媒体平台联合投资。马修导演在看过林清音国家大剧院的演出视频,尤其是那首融合了西南古歌元素的《沃土》后,大为震撼,亲自发来邮件,邀请她担任整部纪录片的音乐总监,负责所有原创音乐的创作与制作。

这是一个与GMF截然不同的机会。它不试图束缚她的风格,反而鼓励她基于深厚的文化底蕴进行创作;它不要求商业回报优先,更看重艺术表达与文化交流价值;更重要的是,纪录片的全球发行网络,能将她的音乐和她所代表的“新国风”理念,带入更广阔、更严肃的文化视野。

林清音在琴房里反复阅读着那封邮件,心跳加速。这像是一道穿透乌云的光,不仅能为她个人带来极高的业内声誉,其丰厚的制作经费和后续版权分成,也能极大缓解“辰音”的资金压力,为“音核”计划的研发赢得宝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