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舷窗外,熟悉的城市轮廓在云层下逐渐清晰。与上一次从欧洲巡演归来时相比,这一次,林清音的心境已然不同。彼时是初绽锋芒的欣喜与忐忑,此刻,她的行囊里装着“金色维也纳”沉甸甸的水晶奖杯,肩上承载的是真正意义上获得国际权威认可的光环与重量。
接机口的盛况远超以往。镁光灯疯狂闪烁,几乎要将机场大厅淹没。媒体的长枪短炮、粉丝们激动的欢呼与高举的灯牌,织成一片喧闹的海洋。“林清音!看这里!”“恭喜获奖!”的声浪不绝于耳。
林清音在团队人员的护卫下走出来,她穿着一身简洁利落的米白色风衣,长发束起,妆容清淡,脸上带着长途飞行后的疲惫,但眼神沉静,步履从容。她没有刻意躲避镜头,也没有过度兴奋,只是偶尔停下脚步,对着热情的粉丝方向微微颔首致意,回答几个媒体最关切的问题,言辞得体,不卑不亢。
“获得‘金色维也纳’奖,对我而言是莫大的鼓励,更是一种责任。我会继续努力,让世界听到更多来自东方的优秀声音。”她的回答清晰而有力,已然具备了成熟艺术家的气场。
江以辰依旧站在她身侧稍后的位置,没有抢镜,但他存在本身,就是最引人注目的风景。他没有像往常一样穿着严肃的西装,而是一身剪裁优良的深色休闲装,姿态放松,目光却始终带着无形的守护圈,将过于拥挤的人群与她隔开适当的距离。当有记者试图将话题引向两人的感情状况时,他一个冷淡的眼神扫过去,便足以让对方识趣地转移焦点。
一种无声的默契与强大,在两人之间流转。他们是彼此独立的星辰,却又在各自的轨道上交相辉映。
回到熟悉的校园,民乐社更是陷入了狂欢的海洋。赵磊和社员们几乎是用吼的来表达他们的激动与自豪。
“清音!你现在是咱们民乐社,不,是咱们整个学院的传奇了!”赵磊兴奋得语无伦次。
看着活动室里挤满的、带着崇拜目光的新老社员,看着墙上张贴的她的获奖海报,林清音心里暖流涌动。这里是她梦想起航的地方,无论走得多远,根始终在这里。
---
然而,荣光的背后,是迫在眉睫的最后博弈。距离三个月的赌约期限,只剩下最后两周。“音核”平台的注册用户数停留在四百六十万,月活用户刚刚突破九十万。虽然数据增长稳健,口碑也在安全审计后逐步回升,但剩下的四十万用户和十万月活,以及“稳定盈利”的目标,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依旧是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
“辰音文化”的办公室里,气氛再次紧绷。连续的征战让团队每个人都显露出疲态。
“江总,常规的增长手段已经接近饱和,最后这四十万用户……难度很大。”市场总监汇报时,声音带着沉重。
“盈利方面,虽然增值服务开始有起色,但要达到‘稳定’标准,还需要时间和更大的用户基数支撑。”财务总监补充道。
江以辰坐在主位,指尖无意识地在桌面敲击着一串复杂而急促的节奏。他没有看数据报表,而是将目光投向窗外,眼神深邃,仿佛在权衡着什么。
“还有一个办法。”他缓缓开口,声音在寂静的会议室里格外清晰,“开放‘音核’平台的核心音乐AI推荐算法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