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间计的失败,似乎彻底激怒了威廉·陈,或者说,让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慌。他意识到,常规的商业竞争和舆论攻击,在江以辰与林清音这对铜墙铁壁般的夫妻面前,收效甚微。于是,他将毒牙瞄准了“音核”最核心的命脉——算法。
这一次的攻击,不再是之前那种蛮横的流量冲击,而是变得更加精准和阴险。攻击者似乎对“音核”的推荐机制有着深入的了解,他们利用大量精心伪装的“傀儡账号”,模拟特定用户群体的收听偏好,进行有组织的“投毒”行为——即给一些质量低劣或带有隐蔽性不良内容的音乐作品刷取大量虚假的“喜欢”和“完整播放”数据,试图污染“音核”赖以生存的推荐模型,使其推送失真,最终导致真实用户体验急剧下降,甚至引发内容监管风险。
“江总,对方的攻击手法非常专业,而且……很像是对我们早期算法逻辑缺陷的一种针对性利用。”技术总监的汇报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我们的反作弊系统拦截了大部分,但仍有少量‘毒素’渗入了模型,需要立刻进行人工清洗和模型修正,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江以辰站在“音核”北美分公司数据中心巨大的监控屏前,屏幕上不断闪烁的异常数据流,映照着他冷峻的侧脸。这不再是外部的蛮力攻击,而是试图从内部瓦解他的音乐王国根基。
“启动‘净化协议’最高权限。”江以辰的声音没有一丝波澜,但眼神锐利如出鞘的剑,“我亲自带队,核心算法组全体成员,未来四十八小时,封闭作战。”
他转身,对身后的陈明吩咐:“通知家里,我这几天住公司。”
“是,江总。”
江以辰直接坐在了首席技术官的位置上,修长的手指在键盘上飞舞,调出了“音核”最底层的算法架构图。这一刻,他不再是运筹帷幄的集团总裁,而是变回了那个在伯克利音乐学院,既能驾驭最狂野的爵士鼓点,也能破解最复杂代码逻辑的天才。他的大脑如同最高速的CPU,飞速分析着异常数据模式,寻找着那个隐藏在数据迷雾中的攻击逻辑漏洞。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代码的世界里激烈上演。
与此同时,马里布的家中,林清音并未因丈夫的临时“缺席”而慌乱。她按照自己的节奏,处理着“清音基金会”的事务,并亲自审阅“无界之声”计划收到的海量投稿。
在成千上万份作品中,一份来自纽约、署名“李惟”的投稿,引起了她的特别注意。这是一首为钢琴与大提琴而作的二重奏小品,名为《影子的舞蹈》。
作品技巧算不上最顶尖的,但其间流露出的情感却异常复杂而深刻。旋律线条充满了某种隐忍的挣扎与孤独的守望,尤其是在中段,钢琴与大提琴的对话,像极了两个无法靠近的灵魂,在黑暗中彼此试探、共鸣,却又始终隔着一层无形的壁垒。那种对孤独和微妙情感的捕捉能力,远超其年龄应有的成熟。
林清音反复听了几遍,心中莫名地被触动。她查看了投稿人的基本信息:李惟,17岁,美籍华裔,就读于纽约一所普通的公立高中,父母信息栏空白,联系方式只有一个电子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