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晚宴上那场万众瞩目的共舞,像一道强光,将林晓与程煜的关系以一种近乎官宣的方式,投射在了权力与名利场的中心。第二天,各大财经版块和社交媒体的头条,几乎都被“瑞科掌舵人程煜与‘方舟’女神林晓惊艳亮相,舞池默契十足”之类的标题占据。配图是程煜虚扶林晓腰际,或是舞池中两人对视的瞬间,画面养眼,氛围暧昧。
高调的宣示带来了立竿见影的效果。瑞科内部关于林晓“不稳定”、“有暴力倾向”的流言蜚语,在这股更强大的、由程煜亲自主导的舆论浪潮面前,迅速销声匿迹。之前那些目光微妙的高管,此刻见到林晓,笑容里都多了几分真诚(或伪装出来的)的恭敬。伊莎贝尔·陈试图从内部瓦解林晓信誉的企图,被程煜用更直接、更霸道的方式彻底粉碎。
然而,林晓并未感到多少轻松。这种被强行绑定、被打上“程煜所有物”标签的感觉,让她内心深处升起一丝抗拒。她获得的庇护,是以牺牲部分独立性和个人边界为代价的。
程煜似乎很清楚她的感受。晚宴后的第二天,他没有就此事多言,只是交给林晓一份新的、高度加密的项目计划书——“方舟·启明”。这是一个旨在利用“方舟”的情感模拟与神经接口技术,为战后创伤应激障碍(PTSD)患者提供新型疗法的公益项目计划。
“这个项目,由你全权负责,独立团队,独立预算。”程煜的语气公事公办,“它会让你接触到军方和顶尖医疗资源,也能在关键时刻,成为一张不错的‘护身符’。”
林晓瞬间明白了他的用意。这不仅是给她一个施展抱负、积累更高层面人脉的机会,更是为她打造一个更具社会正面形象和战略价值的“身份护甲”,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针对她个人过去的攻击。他在用他的方式,为她铺就更稳固的基石,同时也将她更深入地纳入他的战略体系。
她无法拒绝。这不仅关乎她个人,也关乎“方舟”技术向善的可能性。
“我明白,程总。”她接过计划书,感觉分量沉重。
就在林晓着手组建“启明”团队时,阿凯那边传来了关于杨晖的后续消息。
“晓晓,杨晖那边查清楚了。伊莎贝尔除了拿到那段视频,还从他嘴里套出了一些……关于你大学时性格的话。”阿凯的声音有些迟疑,“他说你那时候‘原则性极强,有点执拗,认死理,遇到不公容易较真’,还举例说了那次社团经费冲突,说你‘反应有点过激’。”
这些话,单独看没什么,但结合那段视频,被伊莎贝尔巧妙利用,就构成了“性格偏执”、“易怒”、“有潜在暴力倾向”的“证据链”。
“另外,”阿凯补充道,“我们按你说的,查了伊莎贝尔最近的动向。她好像……在通过多层关系,悄悄接触警方和一些网络安全领域的人,打听的是一些关于几年前几起未侦破的、涉及地下格斗场暴力事件的旧案,问得很模糊,但感觉……来者不善。”
林晓的心猛地一沉。伊莎贝尔没有放弃!她不再满足于大学时期的“小打小闹”,竟然开始将触角伸向更危险的领域——试图将“幽灵”与真正的刑事案件联系起来!这比单纯的“身份暴露”要致命千百倍!
她立刻将这个消息同步给了程煜。
程煜的反应异常冷静,甚至带着一丝预料之中的嘲讽:“狗急跳墙。她越是如此,越说明她手里的牌不多了。”他顿了顿,指示道,“‘启明’项目加快进度,尽快与军方背景的医疗研究机构建立联系。另外,你准备一下,下周随我出趟差,去见几位‘老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