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月度战略会的氛围,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凝重。长条会议桌两侧坐满了瑞科的核心高管,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形的压力。这不仅源于日益激烈的外部竞争,更源于内部正在进行的、由程煜主导的深度清洗和权力重构。
林晓坐在程煜左手边稍下的位置,面前摊开着关于“启明”项目的汇报资料。她穿着程煜送的那套宝蓝色套装,妆容精致,脊背挺直,努力将昨夜因伊莎贝尔而起的波澜压在心底,展现出绝对的专业与冷静。
会议按流程进行,各部门负责人依次汇报。轮到林晓时,她站起身,走到投影幕前。灯光微暗,屏幕上呈现出“启明”项目的LOGO和核心数据。
她的阐述条理清晰,数据翔实,重点突出了项目在PTSD疗愈领域的突破性进展以及与军科院合作带来的战略价值。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扎实的内容和沉静的力量,这让之前一些因她年轻和“背景复杂”而心存疑虑的高管,也不禁暗自点头。
然而,就在她即将结束汇报,程煜准备进行总结陈词时,会议室的门被轻轻敲响。程煜的特助面色严肃地快步走入,俯身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并递上了一个平板电脑。
程煜的目光在平板屏幕上快速扫过,脸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沉了下去,周身瞬间散发出的低气压让整个会议室鸦雀无声。他没有立刻发作,而是抬手,示意特助先将平板递给林晓。
林晓心中升起不祥的预感。她接过平板,只看了一眼,血液几乎在瞬间凝固。
屏幕上是一个刚刚在某个知名财经科技论坛发布的匿名帖子,标题极其耸动:《“方舟”女神另一面:深扒林晓那些不为人知的“天赋”与“过往”》。帖子内容没有直接提及“幽灵”,而是用大量看似客观的分析和引述“前体育教育工作者”的证词,详细描述了林晓高中时期展现出的惊人身体素质——远超同龄人的力量、速度、反应神经,甚至隐晦地提及她曾在非正式对抗中“失控”伤及同学(经查证为对方先挑衅且仅为轻微擦伤,但被刻意模糊和放大)。文章最后,将这种“非常规天赋”与她如今执掌高精尖神经接口项目的身份联系起来,抛出一个阴险的问题:一个拥有如此潜在“攻击性”体质和“不稳定”过往的人,是否真的适合主导一个关乎人类大脑与情感的最前沿科技项目?其个人特质,是否会成为项目最大的“伦理风险”?
伊莎贝尔出手了!而且选在了这个关键时刻!她完美地绕开了“幽灵”身份,利用被套取的数据,从另一个角度发动了致命攻击!
会议室内一片死寂,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林晓身上,充满了震惊、怀疑和审视。之前因她专业表现而积累的好感,在这一刻似乎摇摇欲坠。
林晓感觉喉咙发紧,握着平板的手指因用力而泛白。她能感觉到程煜冰冷的视线落在自己身上,但那视线中并无意外,只有一种等待她反应的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