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暗火燎原

就在林晓全力应对伦理风波时,程煜那边却异常沉默。他没有对这份报告发表任何看法,也没有对林晓的应对策略做出指示,仿佛这一切都与他无关。

这种沉默,比直接的斥责更让林晓感到不安。他是在考验她独立处理复杂危机的能力?还是对她私下启动“B计划”的不满?

几天后,“影梭”传来了消息。调查遇到了强大的阻力,对方的信息防护做得极好,但并非全无收获。“影梭”捕捉到“全球生物伦理促进会”的一位副理事长,与星轨资本旗下某家慈善基金会的一位项目经理,曾在某个国际论坛期间有过一次极其短暂的、未公开的会面记录。同时,该基金会去年向促进会捐赠的一笔款项,指定用途模糊,与促进会日常活动范畴存在出入。

证据链并不完整,无法直接证明报告与星轨资本的直接关联,但足以在舆论上投下一颗怀疑的种子。

林晓决定利用这一点。她没有选择官方渠道强硬否认,而是通过几家关系密切、且以深度调查闻名的媒体,以“业内人士爆料”的形式,将这些碎片化的“巧合”公之于众。文章没有直接下结论,而是引导读者自行思考:一份突如其来的伦理报告,背后是否隐藏着不可告人的商业目的?

这种“软性”的反击,巧妙地避开了与伦理组织的正面冲突,却将公众的视线从对“方舟”技术的质疑,转移到了对报告动机的怀疑上。舆论开始出现分化,不再是一边倒的批评。

与此同时,魏博士牵头发布的权威白皮书和专家评议,也开始发挥作用,逐渐稳住了学术界和核心用户的信心。

伦理风波,在林晓组合拳的应对下,虽然没有被完全扑灭,但蔓延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

然而,林晓清楚,这簇暗火并未熄灭,只是暂时被压制。星轨资本绝不会就此罢手。

这天深夜,林晓仍在办公室分析舆情报告,程煜的内线电话打了过来。

“手段迂回了些,但效果尚可。”他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听不出喜怒,只是平淡地陈述,“学会利用舆论,而不是被舆论利用,是第一步。”

他没有评价她的“B计划”,也没有追问消息来源,只是对她整体的应对策略,给出了一个看似中肯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