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章有虚构人物,望看官老爷理性看待)
经过短暂的沉默,终于有人迈出了一步,她战胜了内心的恐惧。
相较于,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她想要改变如今的局面。
一个衣衫褴褛的女子,胆怯的走出了队伍。
朝崇祯跪下后道:“老爷,小女子胡云娘。”
“家父,乃陇州知州胡尔纯,于崇祯七年冬,李贼破陇州城后殉节(陇州县志有载)。”
“幸得家中老仆拼死,将小女子救出,一路逃难来到京师。”
“小女子,能识文断字,望老爷好心收留。”说完便将头叩到底
此时的崇祯内心很沉重,同时也很愤怒,忠臣都殉节而死。
反观那些,搜刮民脂民膏的贪官,早早的抛下百姓,逃之夭夭。
在如今整个大明朝,不知道还有多少,这样的贪官,但崇祯知道,忠臣肯定不多了。
想到忠臣崇祯想到个人,谷城知县阮之细,他曾多次上书请求朝廷,派兵镇压张献忠。
但都被内阁直接给否了,如今崇祯都未见过折子,多亏现在的崇祯,知道些历史事件。
崇祯走上前,轻手扶起了胡云娘,安慰道:“你爹的事,想来朝廷不会忘记的。”
“这样,你先去我那做工,待将来有机会,看能否搭到上面的线,对你爹行追封之礼。”
胡云娘听到眼前这个,富商老爷如此一说,顿时,泪花便在眼眶内打转了。
深吸一口气将情绪压下后,胡云娘再次磕头道:“谢过老爷,小女子无以为报。”
“今后,定当好好做工,小女子能吃苦的,每日只需一顿白粥便好。”
崇祯点点头道:“起来吧!放心给本老爷做工,不会亏待你们的。”
有了第一个,陆陆续续就出来了几十个,最后流民队伍里,总共出来了一百多女子。
崇祯示意全都收下,并承诺,做工的强度并不高,也能吃饱饭。
周围人见女子都被招走了,而这富商,却不招一个男性流民。
顿时他们就大声嚷嚷,为何不要他们男的,他们力气比女子大,也比女子更能吃苦。
并不是崇祯好色,也并非不想救他们,而是做肥皂这活吧。
虽然不算精细活,但女子来做,总归是好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