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推广肥料

将算好的数值拿给崇祯看,崇祯一看,嚯!好家伙这就算出来了?

崇祯询问道:“爱卿,你这算的八钱银每亩地,是最低值了吗?”

宋应星点头道:“禀陛下,确实不能再低了。还有个问题农户不愿用肥料,该如何处理?”

这还真不是宋应星乱问,对于这种技术型人才,他可能真不懂这些。

这就涉及人性了,要他算账可能很清楚,要他猜人心那是十窍通了九窍。

无论如何要将肥料推广开,只有粮食够多才有对外征战的本钱,这是农业型社会的重中之重。

你一个整天吃不饱的状态,还谈什么征战天下,真当自己有系统吗?

东暖阁又陷入了沉默,好一会崇祯才道:“宋爱卿,朕提两点,你看是否能行得通。”

宋应星点头,等待接下来的话,崇祯调整了一个,更舒服的坐姿。

缓缓道:“第一,愿意使用肥料者,免除家中一人徭役。”

“第二,若自愿使用肥料,且不需免除徭役者,则每亩减免一半的辽饷。”

宋应星经过计算道:“陛下,如今辽饷是每亩一分四厘银,国库每年少征三百万两税银。”

这些是宋应星,最近这几月时间,了解户部鱼鳞册后,计算得到的结果。

如今全大明境内收税土地,共计四百二十万顷(约4.2亿亩《崇祯长篇》卷453)。

万历年间,张居正实行‘一条鞭法’,曾统计过全大明耕地,共计七百零一万顷。

被藩王、勋贵、官员、寺庙等,占了近四成田产不缴税,这样的大明能好那就来鬼了。

但农业是根本,现在不是彻查的时候,还得等!

崇祯点头道:“这是没办法的事,三百万两就三百万两吧,想办法在别地找补回来。”

宋应星询问道:“那在何处找补,这缺失的税银?这并不是一个小数目。”

“若户部每年少了,这三百万两税银,辽东战事恐会更加艰难。”

崇祯询问道:“宋爱卿,你以为开海禁如何,但并非全开仅向红夷人,出售茶叶瓷器丝绸等。”

宋应星思虑后道:“那郑芝龙会同意吗?红夷人会同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