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出头鸟好啊

缴税就能获得御赐牌匾,皇家、官府采购优先选定,还有通行两京十三省的御赐小册。

这三样消息像风一般传播了出去,一传十、十传百,让所有商户都倒吸一口凉气。

这不是把名、利、行全包括了吗?朝廷为收商税也太狠了,打蛇打七寸这招都想得出。

商人们不缺钱,他们经常配合官府赈济灾民,不就是为了名吗?

商人在明朝的地位是最低的,所以他们很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御赐牌匾乃皇家认可。

没有比这更高级别的认可了,这极大的满足了商人们,极度渴望的内心虚荣感。

再说到皇家、官府择优采购,虽然有可能被压价,但胜在量大他也能管饱。

还有御赐小册,通行两京十三省啊,这放以前简直不敢想象。

商品价值虚高很大一部份,来源于商路不通畅,以及各个地方官府的盘剥。

这下京师的商人疯狂了,这其中尤其以汪箕之子,最先发现其中之便利。

二话不说从家里地窖,搬出二十三个银东瓜用马车拉着,第一个赶到了市税司新衙门。

虽然汪箕受崇祯秘旨,跑去鄂尔多斯部换马去了,但汪无尽长期受其父亲的熏陶。

商业眼光自是没得说,而且其父亲曾多次告诫他,不与朝廷作对的商人方有立身之地。

汪无尽亲自押送着二十三个,百斤重的银冬瓜,分装在三辆马车上前往了崇文门。

在无数惊疑、嘲弄、好奇的目光下,到崇文门一处高门阔户前,这是朝廷新设的市税司。

众人的议论声也传了过来:“汪家这小子怕不是疯了吧,真金白银就这么送进去了?”

“几十个银冬瓜呢,这怕不是得有几万两吧?汪箕回来不得打断他的腿?”

“蠢货!这是给咱们上眼药呢,呸!朝廷的狗腿子!”

“嘘!你小点声不要命啦?锦衣卫在旁边盯着呢!”

听到众人的议论声,汪无尽对此不置可否,一帮蠢货就这种眼光,你们铺子就活该倒闭!

走进新衙门,汪无尽讨好的对市税司主事,深深一揖道:“这位官爷好,草民汪无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