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跟李日宣交待道:“今后,龙江船厂需要的银子,朕会直接拨付到此。”
“朕,在龙江船厂留了锦衣卫,他们有自己单独的渠道,银子不会在任何地方停留。”
“朕,投入如此多的银子,不希望看到滥竽充数者,每个匠人完成当天的工作。”
“需要总结一天干的活,锦衣卫会配合监察,若有不合格者或多次欺瞒者,立刻解聘!”
李日宣俯身拱手道:“臣,李日宣遵旨!”
崇祯点点头道:“好好干,做好了南京工部尚书,兴许就是你的了!”
李日宣谦虚道:“臣,不敢觊觎高位。能为朝廷管好船厂,臣便心满意足了。”
崇祯欣赏的点点头,未再多说什么转身走了,他还要回南京皇宫处理政务。
京师那边有重要折子,而内阁又做不了主的,会用六百里加急送到南京来。
做不了主的无非是赈灾、或者重大银子审批等等,今年湖广的蝗灾被极速扑灭了。
若是未被扑灭的话,崇祯十三年的粮食价格,每石暴涨到了四两银子。
北方则更高,突破了六两银子每石,崇祯提议之事从刚开始的全员反对。
到如今多次应验后,只要不是明显违背常理的,内阁基本上都会全票通过。
疏通黄河已经两年了,还挖了很多大型蓄水水库,河南今年的旱灾勉强算渡过了。
造成崇祯十三年粮价暴涨,是河南干旱与湖广蝗灾,同时发生造成的,如今都未发生。
这会的粮价还算稳定,南方每石粮食一两一钱银子,北方的粮价在一两五钱左右。
崇祯在南京待了两个月后,郑芝龙缴获的那艘盖伦船,终于送到了南京港。
随船而来的,还有郑芝龙的亲卫几十人,最让崇祯高兴的是,船上还带了几个操帆手。
没错,这几个操帆手正是红夷人,自从崇祯六年这条船,被郑芝龙在料罗湾一战中俘虏。
到如今崇祯十三年,都过去七年时间了,这些红夷人学会了部分大明官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