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尔哈朗看着浑身浴血的尼堪,果断点头道:“全军撤退,沿路多布置陷马坑。”
如今,尼堪部还算说得过去的方面,是将满八旗子弟大部保全了,这才是他们的资本。
带着人撤退回中军之后,济尔哈朗派出各信使,要求南路与西路同时撤军。
哪知,南路信使刚去没多久便回来了,由于多铎丢下部众逃了回来。
南路军很快便崩溃了,众将士从撤退变成了溃逃,被一魁梧壮汉衔尾追杀死伤甚重。
济尔哈朗愤怒的,提起信使的领子吼道:“何谓死伤甚重?究竟撤下来多少人?”
“本王刚派去的两千人呢?屯齐是干什么吃的?他没能阻止溃逃之势吗?”
信使被统帅连续的发问,吓得跪倒在地道:“郑亲王饶命啊!奴才未曾见到屯将军。”
“溃逃下来的军士,奴才估算大概有三千余人,请郑亲王定夺。”
济尔哈朗转头询问道:“尼堪你身体如何了?还能坚持的住吗?”
尼堪抱拳请命道:“郑亲王殿下,末将这就前去收拢残兵,您且先行安排撤退!”
尼堪满身是伤来不及休息,便再次打马往南面而去,溃逃残兵不收拢后果更严重。
若是冲到中军,引发全军的恐慌那才真要老命了,他也知道济尔哈朗的用意正在此。
曹变蛟在一枪扎穿最后一人后,勒停战马道:“快!派人前去通知衮布汗王。”
“就说建奴恐怕要往北撤,让他稍作阻拦便让出通道,千万别跟济尔哈朗死磕!”
一名明军信使,打马走旁边小路匆匆北去,围歼之战最怕敌人看不到生路。
这就是古代兵法,在攻城之时通常围三缺一的原因,就是留一条撤退的路让敌人跑。
敌人不逃跟你原地死磕,这种绝境下爆发出来的战力,才是最恐怖的!
搞不好,衮布汗会战死于此役,这与明廷的利益是不符的,一位亲明的土谢图汗部大汗。
肯定是要好过一位敌对之人的,虽然,不能让他们吃得太饱,但也不能让其死得太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