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年底大诰案

讲好了啥都捞不到,这事要讲不好还得罪人,索性装傻道:“此事,下官不知呃!”

“陛下安排阁老下发旨意,您按往日流程做好圣旨,交给陛下用玺不就好了吗?”

程国祥边走边道:“这个本官自然知晓,关于藩王进京之事,勿要再传入他人耳中!”

李觉斯频频点头道:“下官明白,此事下官就当没听到,请阁老放心吧!”

两人边走边聊一路往前走,正出了端门往承天门而去,突然!一阵雄浑的鼓声传来。

两人眉头一皱对视一眼,同时惊呼道:“糟糕!”

两人不约而同的想到,登闻鼓这都快几十年没饷过了吧!这是哪个虎拉吧唧的人敲的?

理论上登闻鼓响之后,当事人会被带到六科给事中面前,在六科监督下陈诉冤情。

然后,才会交由刑部审理,这种都属于地方官府不予办理,但是今天来的这人有点特别。

特别在哪里呢?他头上顶着本泛黄的《大诰》,六科给事中一看这事情有点大条了。

这玩意都两百多年了,咋还有人能将之保存到如今,而且还保存的那么好。

《大诰》在建文元年就下令废止了,但这事真要有哪家不清楚,将这玩意留存到如今。

还在家训里写上,可顶着去京师向皇上告状,这事就看哪个皇帝敢不接。

不接,这是太祖定下的规矩,后世皇帝不接就是不孝。

接吧,它的法律效力又废止了,六科给事中想得头都大了,转念一想直接报上去吧!

反正不能让陛下,背上‘不孝’的骂名,至于陛下审不审那是他的事。

于是,逐级上报至刑部,又上报至内阁与司礼监,最后崇祯才知晓了此事。

崇祯也来了兴趣,《大诰》这玩意还有孤本?这放如今都是古董了。

恐怕其法律价值,还没作为古董的价值高,不行这得去看看热闹!

于是下旨开审,为了体现对明太祖的重视,崇祯特地安排在了建极殿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