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明正典型

既严厉惩罚,又给了他们一条深入民间、改造思想的出路,并非将之一味抹杀。

“另外,传旨南宗孔贞运,承袭衍圣公爵位。望恪守祖训潜心治学,当为读书人表率!”

最终裁决尘埃落定,没有咆哮、争辩,只有冰冷的依法行事,与无可动摇的皇权意志。

次日,《京报》头版特刊,以空前篇幅刊载了此案全程。

标题赫然写道:《皇明昭昭,国法如山——北宗孔案尘埃落定,陛下明断彰显至公》

报道详尽罗列了,北宗孔府的罪证:田亩数据、租银账目、苦主诉状、管事供词……

桩桩件件铁证如山,并刊载了皇帝最终圣裁,以及对此案释意的“本报评论员文章”。

文章末尾,一段加粗的文字,如同惊世警钟,敲在每一个读者心上:

“本报奉旨堪行天下,专议国政与民间时事,受《大明律》保护。”

“自此,凡大明两京一十三省,政令通达之处,皆可见《京报》及各省官报。”

“俗语言:防民之口甚于防川。陛下言天下事,当使天下人共知之,共议、共监之。”

“此非诽谤朝政之器,实为沟通上下宣达圣意,澄清寰宇之桥!百姓伸冤亦可用之!”

这已不仅是一篇报道,更是一份宣言。它是向旧势力正式,发起宣战的宣言。

一个由朝廷主导的、全新舆论时代正式来临,天下并非是当官的一言堂。

报纸一出顷刻售罄,茶楼酒肆街头巷尾,人人争相传阅。

百姓们对此,皆是拍手称快,大赞崇祯为万世明君。士绅则噤若寒蝉,学子深受震动。

其余两京一十三省,各省报纸虽晚些,但也要求全部传达,只在大事时会全国统一。

平日里,各种小事则由当地惠民局,自行发布每日时讯,京师并不干涉。

惠民局在商业部推动下,铺张的速度越来越快,半年多的时间已深入湖广、江西等。

如今,仅有闽粤、云南等地,尚未完全覆盖到,可能还需半年左右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