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朕要活剐了他,若是死得太轻易了,不仅朕不答应!天下臣民也不会答应!”
李若琏连忙转身,躬身拱手道:“臣,遵旨!不知陛下,可还有其它吩咐?”
崇祯挥了挥手,示意此间已经无事了,李若琏退走后,崇祯整了整龙袍上朝去了。
边走崇祯边对王承恩道:“王伴伴,你说若是朕,将早朝时辰向后调,可行吗?”
“你看这大冬天的,外面又这么冷,大臣们还需起这般早,你以为如何?”
王承恩奉承道:“皇爷,您真是少有之圣君,这都为大臣们考虑了。”
言罢,王承恩便不再说话,他可以听崇祯的唠叨,但决策并不是他能涉足的。
往常给奏折批红,那也是崇祯先看过后,才会叫他代为批红,他从未自主抉择过。
不出意外,早朝这提议刚抛出,言官便集火了过来,崇祯也是真佩服这帮家伙。
成天以为皇帝想偷懒,这不是担心老臣们冻着嘛!真是岂有此理!
上个早朝,崇祯生了一肚子闷气,草草的结束了早朝,一甩袍袖回了东暖阁。
杨嗣昌还在回来路上,索性崇祯便通知,今日便不开内阁会议了。
毕竟年纪有五十有余了,杨嗣昌疾驰赶去济南,差点丢掉半条命,回来可得悠着点。
崇祯正在批阅奏折,李若琏没过多久,又气喘吁吁跑来东暖阁,还攥着封六百里加急。
崇祯咂巴了下嘴巴,如今看到六百里加急,崇祯便心头不自觉一紧,实在是搞怕了。
还不等崇祯开口问询,李若琏呈递上信件道:“陛下,辽东六百里加急!”
王承恩匆忙上前接过,呈放到崇祯面前御桌上,崇祯核对完骑缝章和漆封。
确定无人打开过,便撕开了信封,拿出里面纸章,仔细阅读起来。
越看眉头皱得越紧,看完后又舒展开来,呵呵!历史的车轮,依然还在滚滚向前。
建奴自从上次大败而归,黄台吉被活活气死后,多尔衮便占据了沈阳八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