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伏兵计

第二日,大军离开任丘。

相州三千军留守城中,后续河间粮草辎重,都以任丘为中转。

这是最稳妥的安排。

东路苏烈一万五千人在,北路是杜河主力军,西路有易州卡住。河间还有三千瀛洲兵,叛军要断粮道,除非老巢都不要了。

两天后,大军穿过莫县,进入幽州境内。

幽州是伪夏老巢,不时有探子在周围窥测。村庄还有人居住,见到三万大军,个个大门紧闭。

李会愤愤道:“俺们是王师,咋还躲起来了。”

杜河轻叹道:“若不是天寒地冻,这些百姓早跑城里去了。从来兵灾猛于虎,传令七军,沿途不得骚扰百姓。”

“诺。”

经过上次的事,谁也不敢违抗军令。

再行三十里,一骑斥候赶到中军。

“报——前锋消息,一万叛军离开归义,暂不知去向。”

“再探。”

“诺。”

杜河沉吟道:“叛军敢出城,应该是幽州来了援军。”

“需要向任丘示警吗?”

姜奉提醒道,若是叛军南下任丘城,情况就不太妙了。

杜河摇摇头,笑道:“叛军现在兵马,不过四万。归义还有多少人,他们真敢袭击任丘,我也不介意,南下先吃一万。”

“总管明见。”

姜奉见他思路清晰,就不再说话。

杜河沉吟半晌,吩咐道:“倒是有可能偷袭,你们速去四军,小心防备。”

“诺。”

营州将领都打马离去。

主力人数增加后,行军阵型也随之改变。右虞候军为前锋、左虞候军是后卫、其他左右四厢军,每部各间距二里,拱卫在中军四周。

前后各两千人,统领分别是李知和姜奉。

右厢前军统领是秦怀道,加上他的中军七千人。

大军以六花阵行军,哪边有战事,都可以快速反应。同时情报和中军,都在他手里,不必担心有人背刺。

张靖玄的教训,他还记在心里。

“距归义还有多远。”

一个兵曹道:“回总管,还有五十里。”

杜河点点头,五十里半天就能到。他不想和叛军捉迷藏,当即下令加快速度,大军压向归义城。

“报——右厢前军,发现敌人。”

“真敢找死啊。”

杜河冷笑两声,根据探子情报,徐流已调往沧州战场。目前归义城中的指挥,是他的老熟人,幽王刘天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