骏马疾驰在原野上,杜河心如明镜。
张亮死后,他未在三水停留,李二既然派人来,两个太监自然会善后。至于什么死因,就看皇帝怎么说了。
“侯爷,河北的风都刮人些。”
张寒深吸着气,闻着熟悉的味道。
“是啊。”
杜河放缓马速,前方已能看到城门。经过五天疾驰,他从三水赶到河间,没有兵之前,他不会进冀州贝州。
河间城也有官门民门,张寒扔过去鱼符。
“啊,大总管来了,快请——”
城门郎连忙迎入,瀛洲遭受战乱,百姓纷纷涌入河间,以至城中更繁华。坊市间人流如织,熙攘非凡。
“去刺史府。”
杜河打马来到刺史府,门房急忙去报。不一会儿,穿着官服的张柳快步迎出,他未语先笑。
“大总管,怎不提前知会下官。”
杜河对他很有好感,笑道:“一路未歇,信使都没我快。张刺史,我要在河间呆几天,可要叨扰你了。”
“哈哈哈哈……何出此言,请——”
两人在客堂坐下,仆人端来香茗。张柳面带倦容,魏征在幽州主持重建,河间是重要中转,事务繁重,想来他很辛苦。
“长安的事,下官有耳闻。哼,这帮御史整天找事,我已写上奏弹劾。”
杜河微微一笑,道:“多谢张大人相助,我们在前线的,才知将士们辛苦。朝堂里的大人,哪管得那么多。”
“是啊。”
张柳感叹着,又道:“瀛洲百姓死的太多,有地却没人种。河间这个大粮仓,恐怕几年都恢复不了了。”
杜河点点头,“秋后粮草,只能从江南关中调运了。”
“大总管来河间,可是边疆有变?”
“另有要事。”
杜河没有说目的,河北道关系错综复杂,他不想太多人知道。不过崔氏官员一网打尽,张柳应该心知肚明。
“若要下官协助,尽管吩咐。”
“好说。”
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杜河忽而想起一个事,笑道:“张大人,我的那些学生,还在河间城吧。不知他们可还好。”
“个个安然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