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我很稳重的

辽阔的河北平原上,两千士兵南下。

在河间补充粮草后,杜河一日未歇。好在营州军是精锐,赶路不仅没疲态,反而个个精神,像一群出笼的狼。

“都督,你长安那番话,俺真是佩服,就好比……”

“闭嘴!”

杜河及时打断,这厮狗嘴里吐不出象牙,夸人比骂人难受。这时前方官道岔开,他勒马停住。

“都督,我们去鹤山还是清河。”

李知问道,他们还是喜欢营州称呼。

“去清河!”

“诺。”

……

清河县是贝州治所,也是崔氏大本营。

河间到清阳约400里路,好在一马平川。行军速度很快,第四天上午,大军进入进入清河县。

一行二十几个官员,远远在城门口等候。

“贝州刺史李书,见过大总管。”

杜河没有说话,细细打量着这个主官。他约莫四十来岁,面容清瘦白净,留有长须,像个教书夫子。

余下大小官员,都不敢抬头。杜河是河北道大总管,有临时处理之权,整个河北军队,都是他说了算。

“见过大总管。”

李书重复一句,仿佛在提醒杜河,这很失礼的行为。

“哦,李大人不用客气。”

杜河示意他免礼,脸上表情似笑非笑。三州都是崔氏地盘,这刺史要跟他们没关系,他杜字倒着写。

“这是本府别驾……”

许多官员上来见礼,杜河淡淡点头招呼。

等双方介绍完毕,李书脸上带笑,“大总管,下官府中已备好午宴。至于这些府兵,不如暂时安城外。”

“宴就不必了,本帅另有要事。”

杜河抬手拒绝,李书脸色一滞,他又吩咐道:“李会,带一千人进城,清河城防暂时由你接管。”

“诺。”

“等一下。”

李书连忙拦住,急忙说道:“清河尚有三百府兵,此地又没战乱。大总管接管城防,恐怕引起百姓恐慌。”

贝州司马也劝道:“大总管放心,粮草住宿,下官会办好,断不会委屈士兵。”

“河北各州,皆受本帅节制!”

杜河根本不理他们,他大手一挥。李会带着骑兵涌进城,可怜那城门郎,也不敢拦着他们,站在原地手足无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