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档案管理员张德贵(老张头)已被工作组找到并保护性询问。其证实,三年前封闭工程归档前,时任基建科长刘正国曾以‘图纸有污损需处理’为由,单独借阅该图纸三天。归还时图纸已封装完好…”
“…恒远矿建三年前负责封闭工程的现场经理赵某,在隔离审查期间初步交代,封闭墙体实际施工位置与设计图纸存在约3.5米偏差,该偏差系时任矿务局基建处副处长孙某口头授意,理由为‘避开岩层破碎带节省工期成本’。但图纸坐标被篡改一事,其声称不知情…”
“…工作组已对矿务局基建处原副处长孙某、长山矿原基建科长刘正国采取进一步审查措施。对时任副矿长钱伟明、以及郑毅同志的相关问题,调查正在深入…”
简报下方,附着一张放大的图纸照片,正是那片被覆盖的关键区域。旁边,还有一张纸条,是陈志远遒劲有力的笔迹:
“深蓝墨水来源已锁定范围。静水深流,暗礁已现。大胆履职,工作组是你后盾。保重。——陈”
王磊放下简报,走到窗前。窗外,矿区的景象尽收眼底。高耸的井架沉默矗立,巨大的矸石山投下浓重的阴影,运煤的列车在轨道上发出沉闷的轰鸣。
他拿起桌上那本磨得发亮的旧笔记本,翻开扉页,指尖再次拂过那深刻描摹的七个字。然后,他拿起笔,在省纪委那份红头文件的空白处,缓慢而有力地写下四个字,字迹带着重获新生的力量,也带着千钧的沉重:
路还长。
他将笔记本和文件并排放在办公桌中央。阳光透过窗户,正好照亮了扉页上“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字迹,也照亮了省纪委那枚鲜红的印章。
王磊转过身,目光投向门外。走廊里安静无声,但无形的硝烟已然弥漫。他整理了一下工装的领口,喉间那道淡粉色的疤痕被完全遮住。他迈开脚步,推开门,走向那片等待着他的、布满官场褶皱与未爆隐患的深沉地底。
重返战场,无声的号角已然吹响。这一次,他手中的武器,更加锋利,他的决心,坚不可摧。